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上下床

上回書說到,三清派和北斗派的對壘,那麼為什麼三清派要吃飽閒了,非得跟北斗派過不去呢?在這個話題繼續之前,我們得先談到天蓬元帥,首先,天蓬元帥不是豬八戒,豬八戒這個設定,恰是因為吳承恩了解這段恩怨,而整本書又是諷刺三清信仰的,所以中間才有一段師兄弟三人把三清神像扔進茅坑的橋段。而天蓬信仰,其實就是北斗信仰,所謂丁甲,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釘耙上的齒,而耙這個字,早在商代甲骨文就出現了,集農具、武器、工具於一體,天蓬咒在唐代盛行的程度,不亞於今日的金光神咒,這也就是為什麼三清信仰不斷企圖打壓北斗信仰,這是秉承周文王的概念,他們不希望有任何漏洞讓實行人祭的舊神信仰在竄出頭,那怕是一點可能都不行,他們都得把蓋子蓋上。都說北斗註死,所以人祭毫無疑問是給北斗的能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老子知道真相的證據。

但,上述這一切,不該是商朝滅亡的原因,商朝進行大規模的人祭,已經是目前考古可證明的事實,可是紂王就目前最新的證據顯示,非常重視農業和生產力發展,實施社會變革,使其國力強盛。問題就在實施社會變革,他非常想要選用有能力的人,而不問出生,這點碰觸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引發不滿,因為這麼做的同時,勢必也代表他和人祭派的巫師,有著對壘的態度,但歷史向來是勝利者說了算的,雖然他們的謊言,很多時候過了頭,以至於矛盾和破綻重重,首先,如果我是紂王,我已經囚禁了姬昌,也就部落(諸侯)首領,同時他兒子也在我手上,我有必要去殺了他兒子,還逼他吃,然後我還認為他這樣會效忠我,放他回去?這比白痴還蠢,稍微有點政治智慧的人都不會這麼做,要不乾脆把周文王也活剮了還比較實際。另外就算父子都在我手上,我這麼做難道不怕激怒對方的部落,另外找一個人,比方武王,直接叛變?但凡掌權者,都知道不要把人逼到絕境。伯邑考根本不是被剁成肉醬,但他可能死於非命,周文王把故事說成這樣,增加他叛變的合理性。至於周文王算卦神準,太廟起火,這件事更荒謬,如果他算不準,或許還可以嘲笑一番,並且認定沒有威脅,他算的如此準,更應該加重囚禁,或者殺掉才對,這些都不符合政治操作,顯然就是勝利者的抹黑,所以周易,很有可能不是伐商的密碼表,而只是嫁禍的黑材料。

當然,我並不是說商朝就好,祭祀本身沒有問題,這是人類本質上缺乏安全感的形而上交易,不論是殺羊、牛或者燒冥紙都一樣。但是人祭就不同了,當然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比如復仇或者懲罰罪犯,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商朝完全不是同樣的規模,或許一開始不是這麼激烈的,但後面顯然越來越偏,不由得讓人懷疑起是否被邪神信仰竄入骨子,又或者企圖用某種契約來綁國運,但顯然這個操作是失敗的,否則周朝如何取而代之,只是如果商朝的概念,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麼文王可以算得上是儒家定義的聖人了,可聖人同樣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以聖人在乎的,只是自己王朝的延續,和現代人說的「老錢」是一樣的概念,如同很多體制內的高級權力掌控者,都會經過一個人格異化的過程,換言之,就是變得不是人,他們會把自己當作神,而把一般人的悲歡離合淡然處之,所以你才會看到發生戰爭或自然災難時,他們依舊無動於衷,因為這些撼動不了他們一分。

那麼為什麼人祭是一條走歪的路,這就得說到商朝的大哥,也就是夏朝,夏朝目前留下的,有二里頭遺址,另外還有一個擁有類似脈落的三星堆(甚至我們可以懷疑是有傳承關係的)在遙遙相望,三星堆最晚的時期,和商朝重疊,三星堆比較晚,如此推測,三星堆可能是二里頭文化的傳承與逃離者,因為後來被商朝入侵,而無論三星堆或二里頭,都沒有大量人祭的相關證據,若用三星堆來看,裡面有許多疑似高度文明的產物,但商朝的甲骨文則完全是另外一個系統,如果蠻族要摧毀文明,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文明,最好的工具是恐懼。把帶有文明的人殺掉,我不認為三星堆或二里頭直接代表外星人或史前高度文明,但我卻相信他們的祖先也許真的與其接觸過,或見試過,才會在文化中留下這樣的痕跡。而二里頭是以月亮為主的曆法,到了三星堆,卻已經進入到崇拜太陽,其異質青銅器充滿天文符號,暗示蜀人擁有成熟的星象崇拜系統。這可能源自夏傳承或南方獨立發展,但都說明了,高度進化的文明,進行連結的方式,是透過天文系統(例如星體的折射造成的能量影響)而不是取走生命的能量。我們無法確定,夏朝是否在商人完全攻陷前,毀掉相關知識,抑或商人本來就看不懂,所以直接用自己的信仰取代。我常說人在搞錯的時候,就會進入成癮狀態,比方你吃了冰淇淋、打了一場暢快的遊戲、甚至結束完一場酣暢淋漓的性愛,都會進入滿足期,可是假如行為或藥物成癮,恰恰試因為你不能滿足,卻以為自己可以透過這個行為或物品來滿足,於是不停的進行,直到人崩壞,商朝的人祭就是這樣,如果人祭有用,那麼應該不用越殺越多,就是因為沒用,可是上謂者腦子轉不過來,加上巫師不能揭露真相,否則王權就不會信任他們,只能掰殺得不夠多。所以商朝之所以動搖國本,是因為生產力都被殺掉,但充值再多,也終究是詐騙,見不到女神。

悖論

完美是一個當下的感受,絕非永恆,如果完美可以永恆存在,即便只是對於某個人,那麼就說明邊際效益在其身上不存在。因為人心隨時在改變,感覺會隨著時間衰退,而思維可能會隨著時間而增長,所以完美不可能一直存在。另一個不會存在的東西,稱為忠誠,除去殉道或殉葬,我看不到任何忠誠的存在。狼群會對狼王忠誠,但狼王會老,也會被取代,如果狼群指對某一個狼王盡忠,就是全族都會死。所以忠誠的弦外之音,就是你希望對方死,你才放心。如果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那麼死刑為什麼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死刑可以解決問題,那麼死刑犯自殺,算不算是解決問題?而我從未看過問題能追上死人的。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病灶

新時代和古老宗教本質上其實是同一回事。不論是向祖先或者是神明祈禱,都是設定有個比我高明的存在,希望他們來幫助我們,或者是來賜福給我們。在這個前提下就好像我去看醫生,我必須要跟醫師敘述完所有的症狀,然後醫師再做診斷,可是現代人不接受這件事情,他們經常會認為宗教就是交易關係(雖然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信仰曾經如此流行著,但人家可是一次奉上一頭牛,而不是匯率相差過大的金紙),我放了供品就會得到保佑,我燒了紙錢,就該被原諒,然後信仰就慢慢地消失,因為覺得不靈。這也說明了某種程度上,為什麼黑道大哥經常覺得神明或某宮廟很靈驗,因為他們都很敢給,不論是以卡車計量的金紙,或者動輒數十萬的香油錢,不是說真有神明,而是最起碼在他們的心中確實達到了等價交換,他們就不會在行為上畏首畏尾,或心有不安。就算某天拋棄了某個宮廟,投向新的乩身或大師的懷抱,他們也不會覺得有所虧欠。

新時代在很早前就抓到了人的這個轉變,或許說他們引導人往這個方向轉變,他們不再使用神靈這種稱謂,而是轉而使用高我、靈魂、潛意識、自我和解...。這類的口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o'oponopono(零極限),某種程度上它似乎滿足了人可以不要跟誰低頭的狀態,我們可以保有自尊,不再是需要仰望什麼的。可是,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這個東西,人的偏執和自大益發旺盛之後,這些東西開始失效,就好像很多人會說我已經唸了那4句話(對不起、我愛你、謝謝你、請原諒我),可是卻沒有一點用,因為他們真的就只是唸完而已,卻從來到尾都沒有去複盤去反省自己做了什麼?去了解自己為什麼對不起自己?自己為什麼需要和解?和解之後的行為要怎麼配合?空口白話,毫無誠意的道歉必然屁用沒有,然後他們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是不靈的,這跟信仰的不靈是相同的概念。

不論是祈求,還是療癒,本質上都應該先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我搞砸了,而且我願意面對這個現實,所以我願意把所有的事情複盤一遍,就好像小學生在老師面前把所有的算式寫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也許老師甚至不需要指導,小學生就能找出自己的錯誤在哪裡,可是大部分的人連這件事都不想做,這就是現在人典型的自大,這個東西是很難解的。當然,傳統信仰的門檻還是高些的,這牽扯到幾件事,首先是如果你真的相信某個神,無論是你自認為和其特別有緣,又或者被告知而深信不疑,我們假設是觀世音菩薩好了,你覺得對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必然能拯救你,但你只要聽到旁邊的人陷入困境,就避之唯恐不及,怕人家來跟你借錢,或者被當情緒垃圾桶。另外一種情況是你認為關聖帝君義氣無雙,能幫你剷除小人,主持正義,但當你在街上看到無論是行車糾紛,或者有人發瘋,第一反應就是掉頭就跑,並覺得街邊輪椅上的老太太或地上的街友擋住你的路,則你嘴上說的信奉仰賴,早在你靠上的那一瞬間,就煙消雲散。

我見過太多父母親談起孩子的問題,教育的確是門學問,但不應該連基準是什麼都不知道,這些年常聽到有孩子是可以在上課時動輒站起來,發出怪聲,來干擾其他同學上課的,當學校建議家長處理時,家長還認為孩子被歧視了,學校之所以建議孩子去看醫師,不是有什麼多大的學問,純粹就是管不動而已,現代教育早就喪失管理功能,根本稱不上教育,就是養著爛,我前兩天看到一個笑話,老師抱怨學生考試前出國,所以全年級要等這個學生回來補考完,才能發考卷,覺得家長很自私。但這種制度不是更低能?難道沒有更簡單的變通辦法?降低智商的公平,真的是好的處理方式?有太多人認為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意圖,甚至有很多小學生不知道自己如何紓解情緒,就對父母親動手的,身為父母,就算不加以懲罰,以一個成年人的體能,應該也要壓制對方,讓他明白這是不對的行為,而不是說要順著他們發洩能量,無能且荒謬的信仰,不是沒家教的藉口。

有人常說,我寫這些東西動輒得罪人,一定生意很差。寫在這裡客人又看不到,客人就是客人,他們來並不是想要買教訓的,就算我不賣希望,也沒有理由賣教訓,我會企圖把事實告訴他們,但是會稍微包裝過。就好像我送個禮物給你,你早就就知道內容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當場打開,然後回去的路上,就扔掉而已,只有極少數的人還沒有把禮物包起來的時候,對方就會坦承自己遇到的問題,這種人通常不會跟我產生長期的連結,因為他們自己會成長,一年或兩年回來一次已經算是很短的週期了。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個面向,這些人生命中其他難題未必跟我分享,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會選擇一個次要的難題來解決,彷彿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很了解狀況的人,或者很理智,但反而把最嚴重的事情裝作沒看到。

這些症狀和問題,有太多都來自新時代這種鬼扯蛋文化的污染,比如:「我敞開自己,接受宇宙所有的禮物與祝福。」、「我的存在,本身就是豐盛。」、「我活在無限的供應之中。」、「我本是圓滿,無需外求。」、「我與自己和平共處,我就是完整的。」、「我與宇宙同頻共振。」、「我是宇宙,宇宙是我。」、「我與高我同心協力,共創美好實相。」、「我是光與愛的存有,我散發純淨的光頻。」、「我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光。」、「我選擇以高頻率的愛與喜悅來生活。」......,這些無形中的污染,讓太多人就算表面不承認,心裡也覺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或寵兒,他們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和實際的成果,就把一大堆虛榮的冠冕套在自己頭上,這樣還不夠,又去暗示和接嫁胎內記憶,還得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事實上他們不是,他們差得遠,沒有人是,每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都是苦難多於快樂,都是不由自主,都是受到命運的擺弄和折騰,早點有這層覺悟,會讓日子好過點,至於宇宙、光、豐盛圓滿等謊言,是經不起任何考驗的,那只會把人搞得更挫折,然後又不願意接受現實,因為接受現實,就相當於承認自己很蠢,會相信比童話故事還荒謬的東西。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萬事休


酷拉皮卡什麼時候下船,我並不在意,而令我懷疑的點,是他的能力,從他和窩金以及其他人交手的過程中,都沒有出現實質的證據或口供,證明對方殺了自己的族人,而他的能力是由自己生命當作代價,也就是如果錯殺了,他是必須要死的,但如果他認為自己是對的呢?那是否會形成一種偏執的bug?又或者說,如果以生命為代價的詛咒,卻可以被輕易除念,是否他當初締結的契約,就是一種善意的謊言?

如同凱特沒死,也極有可能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小傑使用了禁忌之力,讓他能用上十年後的力量,但假如凱特沒死,十年後的他應該會知道才對,他應該根本無法召換對方過來,因為對方早就不憤怒了。而這些契約或禁術的念能力,會不會只是一廂情願?

東島長離和索隆,實乃一路貨色,小時候看如來神掌,以為這家伙是個高手,只可惜在關鍵處掉鏈子,每每遲到,若非如此,恐怕打戲要更精彩才是,但這恰恰是他清楚自己不是高手,又藉此藏拙的辦法,但凡玩真刀真槍的,都瞧不上他這把戲,既然他裝孬,也就不算是威脅,隨這小丑跳梁吧!索隆在早期也經常迷路,後期就比較少了,因為他的實力大幅提昇,他已經可以直面對手,但早期不行,他有著勇猛的人設,要成為天下第一的雄心壯志,如何能輕易被打敗?所以避開危險,或者說先讓同伴吸引火力,判斷敵情兼顧消耗對方體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迷路。當然除了這兩位,很多小說或漫畫裡都有這種角色,好比神劍闖江湖的宇水,他是被作者藉由齋藤之口直接點破不敢挑戰志志雄,卻還要幫自己的苟活找個藉口,只好動輒殺害組織成員建立存在感,金庸老爺子筆下的周伯通亦然,他一直瘋瘋癲癲,敵我不分,就是要營造一個我不可靠,所以大反派也懶得鎖定我的形象,這個形象直到神雕後期,他確定自己沒有威脅了,就忽然神智清明起來。

當然苟或怕死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甚至可以說是種生存智慧,只是我一直懷疑東島長離,其實是暗喻日本人,而七旋斬也象徵了武士刀,如同索隆的武士形象,說到武士這個矛盾的身份,最容易讓人想到的,莫過於切腹,切腹的理由有很多,大多和證明自己,以及維護尊嚴有關,好比犯了錯,卻沒有改正錯誤,而是一死了之,藉此掩蓋錯誤的同時,也讓他人不能追究,於是形成怪異的閉環,彷彿這麼做了就可以捍衛自己的尊嚴,而尊嚴的價值超過是非。但切腹還是有後手的,就是介錯,介錯的名義是要減輕切腹者的痛苦,但實際上更大的功用應該是監督乃至於執行死刑的完成。但假如武士真能悍不畏死,又何須介錯人?相較於武士,真正可以備稱為「死士」的族類,應該屬忍者才對,他們才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完全不把自己的性命當回事的人,君不見火影忍者中的角色,動輒就慷慨就義,完全不考慮更優解,彷彿多活一分鐘都對不起自己似的。相較之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表面上仁慈多了,沒叫你動不動去死,只要改過就好,但這個價值觀在今天是行不通的,大多數人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比死還難受。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召喚惡魔

有句話叫「人死為鬼,鬼死為聻」,意思是人怕鬼祟,但鬼又怕聻祟,對於這種猶如鬥獸棋的淵源,就查了一下,結果發現原文出自幽明錄(也做幽冥錄),是南宋時的志怪小說,整段文字原本為「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為微」,是一種演化的形式,但聻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唐代典籍《酉陽雜俎》中記載:「俗好於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陰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意思是人們習慣在門上畫虎頭,寫個「聻」字,認為這是陰間鬼神的名字,可以祛除疫病。可見,聻被認為對鬼有震懾作用。因此,形成了「鬼怕聻」的說法。但虎頭為什麼要畫在鬼神之上?難道老虎可以震懾或號令鬼神,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倀這個字,為虎做倀的意思是,被老虎吃掉的人,會變成侍奉老虎的鬼魂,繼續誘惑其他人來給老虎吃,那麼聻的形象和鬼的差別,則似乎明顯了起來。但畫虎頭這件事可是技術活,豈不聞畫虎不成反類犬,虎頭如果難畫,那麼是否可以用文字來代替?道教常說的紫微諱,聻上的雨,不正像是一個虎頭嗎?這不經讓我想起有人曾經問耶穌,說某某趕鬼,你也趕鬼,這兩者有何不同,聖經上說其他人是用鬼王趕鬼,而耶穌才是用上帝的權柄。如果紫微諱的起源真的如我所推測的這樣,那豈不是說,,,。

當然,光憑這個說法有點過於武斷,證據也太過薄弱,那我們來談談聻以外的東西吧!道德經第十四章開頭這麼寫:「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如果是帛書版本,則為「視之而弗見,命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命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爲一。」但意思基本上都是看它卻看不見,稱之為夷;聽它卻聽不到,稱之為希;摸它卻摸不著,稱之為微。注意,不是它不存在,而是你知道它存在,卻無以名狀,因為無法用單純的五感映證,但本質是存在的,否則這段文字就沒有意義,而更令人驚訝的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這八字就是包含在許多人朗朗上口的金光神咒段落中。所以金光神咒究竟是什麼?在召喚什麼?而到此時我們便不難理解陳摶,也就是希夷先生,為什麼要一直睡了,因他本身不過是一個殘魂。

說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讓我想起丹佐華盛頓演過一部叫「暫時停止接觸」(Fallen)的電影,裡頭有個名為Azazel 的惡魔,它完全符合上述三者的特性,所以也許希夷微三者,並非聻死後的產物,而是另外的神話生物分類,那麼Azazel 是什麼呢?目前可以查到最早的起源,應該是希伯來聖經中的「替罪羊」,《利未記》(第16章)記載中,Azazel 並非一個有意識的惡魔,而是一個地名或一種象徵。在贖罪日儀式中,大祭司會拈鬮選出兩隻公山羊:一隻歸與耶和華,作為獻祭;另一隻則 「歸與阿撒瀉勒」,大祭司要將雙手按在這隻羊的頭上,承認以色列人的諸般罪孽,然後派人將這羊送到曠野,使之承擔眾人的罪孽,歸於「無人之地」。這隻羊就是著名的 「替罪羊」。在中國,類似的替身儀式稱為終癸嫁魅,後誤傳為鍾馗嫁妹。此時的 Azazel,更像是一個罪惡的終極歸宿或承載者,是一個儀式性的概念。這裡又產生了另一個讓人質疑之處,假如耶和華是全知全能的,而他說要有光,就有光,那麼他又怎麼會容忍邪惡?尤其是另一個和他相當的存在,這不禁讓人想起七龍珠裡頭,神把自己的邪惡排出去,變成比克大魔王。是否就是因為如此,所以阿撒瀉勒即便在實質上與神相等,但在名義上卻不能有真正的歸屬,於是被定位成一個儀式乃至於曠野,那如混屯般的惡業能量,也的確符合「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所以陰陽相生相剋,在猶太教也是如此,但若真是如此,那麼耶穌的權柄,似乎也有點說不過去了。到了後期,也就是以諾書記載,在大洪水前,許多天使墮落到了人間,偷偷與人類交合,生下了很多巨人後代,引發了大洪水,而負責管理天使的指揮官,就是Azazel,所以後來被埋起來,處罰喪失形體。

但如果就電影中的設定,這個惡魔其實也不能說真的壞,因為他做的一切,都只是生物本能,沒有形體的他會瞬間灰飛煙滅,所以他必須寄生在人的身上,並同時奪舍,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被附身,必須滿足某些條件,當然以物質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難纏的事件,可是如果我們以宗教或神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惡魔,恰恰不應該只有跟警察玩貓捉老鼠遊戲的能耐。而某些看似的優勢,實則為劣勢,首先,一個沒有實體的靈魂,在不斷奪舍的同時,又要吸取原主的自我意識和記憶,長久以往,必然會對本體的神魂和意識造成影響,從希夷,終至於微乃至於被撐破、稀釋或消融殆盡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三維的生物來說,或許只能用死亡來理解,我們的宇宙早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就確定了三維的主體性,無論是往上或往下,都是越來越難與世界連結的放逐。

相傳陳摶聽說趙匡胤即位,很高興的說天下大定了,可後來宋朝的處境,怎麼也算不上定,而趙匡胤在下棋時把華山輸給了陳摶,由此可知,陳摶其實是為自己高興,他找到了一個可以穩定奪舍,而不會有副作用的肉身,可惜後來被宋太宗給攪黃了,而趙光義上台後殺了一大堆趙匡胤的親信,就是要趕走那個到處奪舍的靈體。而紫微斗數,其實是Azazel這類族群,如何尋找最符合資格肉身的說明書。

是的,我說了族群,Azazel在我的概念裡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族類,但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者皆然,當然,他們未必真的都「失去」了身體,因為在基督教或猶太教的記載中,上帝或天使給人的感覺亦是如此,篇名雖然是召換惡魔,但惡魔這件事,只是源於西方宗教的定義,所以神和魔的分界,其實很模糊,或者說立場不同而已,而金光神咒中所言「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後面接的是包羅天地,養育群生,這就有點意思了,是否代表的是從聻(一個可以被聽到,但漸漸聽不到或斷續聽到的狀態,很像忽然聽到某種收音機的頻率,又不清楚)乃至於希夷到微,從物質世界的淡出,反而讓身體進入了更高的維度,好比我可能擁有一大層書櫃,這些文字和漫畫都是二元,但我一個人就可以掌握控制,甚至咖啡漬或食物的湯就可能毀壞某個世界,但我也可以是很盡職的書店店員,認真清理整理每本書,同理,當生物進入到四維乃至於五維,也許整個地球,對他來說就是一本書而已,所以包羅天地很容易,養育群生也很自然是魚缸觀察者會做的事。而淡出式的修行,恰是道所追求的,至於是形體是否因放逐而消失,並不是那麼重要。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交友不慎

這幾天不知道在哪看到,有人發問「為什麼日本的熊害那麼嚴重,不請寵物溝通師去了解或溝通一下?」這雖然是個笑話,但答案也很簡單,因為熊視野生動物,不是寵物,寵物溝通師無能為力,倒不完全是語言不通之故,而是寵物和人類,有某種程度的契約關係,雖未必訴諸文字,但當人逢人便稱「這是我家的....」時,就是一種宣示主權的概念。然而,契約有時候未必平等,同樣也會有類似勞資糾紛的問題,而若是無法調解...。接下來的故事,是兩位不同的寵物溝通師告訴我的,權且當作都會傳說吧!

「你覺得我應該去看心理醫師嗎?之前的個案讓我快焦躁了兩個月。」

「發生什麼事了?」

「有個主人帶他的貓來,他說他的貓很抑鬱,不知道怎麼了,要我看一下,我覺得這個人感覺對貓有很強烈的情感,但是人還算溫和禮貌,可是他的貓眼神早就死掉了,我費了很大功夫,才從貓那裡知道,這個主人根本是變態,已經虐殺了很多貓,牠也即將面臨相同的命運,可是誰都不知道這個主人的真面目,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件事情發生半年後,又有一個同業找上我,她其實服務的項目不只寵物溝通,也包含諸多能量療法,她有個本來就很熟的客人,是那種付錢很乾脆大方的人,也和對方的狗很熟,是一隻黃金獵犬,養了六七年了,之前常見,一直都和其他的黃金差不多,樂觀開朗,可是有一天主人帶著黃金上門,他說黃金已經憂鬱快兩個月了,而且甚至會怕主人,問題是主人從來都不會凶狗,更不可能打狗,同業感到很奇怪,於是進行溝通。

「結果呢?」

「結果寵物拒絕溝通。」

「有這種事!?」

「恩。我試了幾次,牠都沒有回應,最後甚至對我咆哮起來,我覺得很詭異,他以前見到我很開心的,從來不曾這樣過。」

「所以你是要我幫你算一卦?」

「其實也不用了,我今天早上知道原因了。」他指著手機上的某個社會案件。

原來是該主人因為受不了背叛,殺死了自己的女友,也就是家裡的女主人。可憐的狗狗從頭到尾目擊此事,於是受到重大心理創傷,他很愛主人,卻又對主人感到陌生且恐懼。唉,如果是藏獒或洛威拿,說不定還會幫忙滅屍,只能說狗性不同。但後來主人落網,這件事也就水落石出了。

「原來是這樣,那現在那隻狗不就沒人養了?」

「你覺得收養那隻狗是好主意嗎?」

「你不是寵物溝通師,怎麼還要問我?等等...!你是說要我收養,我們有仇嗎?你要這樣害我?滾滾滾,出門右拐。」

「不是,我是覺得你方法多,也許可以壓制住他的病情。」

我沒讓她說完,就把人踹出門,並警告她再來找我,我就讓她連狗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