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關濾鏡

今天聊聊創世紀吧,其實這個題目我已經用各種形式討論過很多次了,今天算是總結,把從前的說法梳理一下,但在此之前,容我先申明,我並不相信神,尤其不相信創世神,只是覺得以小說創作的角度來說,似乎可以把謊圓得更合理些。因為如果有神,而且是永恆的神,這裡又延伸出另一個概念,永恆不太可能是絕對,只是相對,好比那些動輒活上幾千萬年的神,他們怎麼可能會為了人類而改變作風或態度?唯一的可能是宗教的改變,而不是神的改變,所以宗教取代了神,就好比舊約聖經中的神,動輒把人扔出伊甸園,降下大洪水,降下十種災難,感覺就是個不好相處的角色,但到了新約,哪怕他兒子給人釘上十字架了,也只是為了洗淨大家的罪而已,這種轉變的原因是,在遠古蠻荒時代,人們對於極端天候和嚴苛地理環境感到畏懼,衍生出的信仰就會覺得神很容易發怒,需要討好。這不是只有在一神教,幾乎只要是在惡劣環境中誕生的各宗教都是如此。到了後期,人們開始穩定發展,宗教為了要吸引更多的信眾,不能只靠恐嚇,好歹也得恩威并施,所以神的形象就變得慈祥起來。就像現代宗教普遍開始為多元和政治正確開路一樣。

回到創世紀,這是問題和矛盾的開始,第一個矛盾就是神是全知全能的,如果神真的是全知全能的,他早就該知道亞當和夏娃不能信賴,他早就該知道蛇會偷偷潛入,如果他都能預先知道,他為什麼不阻止?就算這是對人的試探,他也無須震怒,而當該隱殺死雅伯時,他為什麼不讓雅伯復活就好?在舊約中有幾次上帝讓人復活的例子,但看起來都像是將死或被誤以為已死之人,為他們充能和療癒而已。如果神真的輕而易舉能夠復活人,那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經典的意義在於讓人臣服,臣服的意義在於接受生命的不平等,甚至接受不平等來自神的賜與,但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全知全能,也不是絕對,而是相對,對於在遠古時代,不具備科技,壽命隨時受到自然威脅的人類,那個動輒可以引發洪水蝗災的恐怖存在,已經是全知全能了,但如果你用現代人的全知全能來看,則舊約聖經中的神,甚至比不上守望者中的曼哈頓博士。畢竟曼哈頓博士不受時空限制,不受時空限制是一個很強大的能力。假如上帝不受時空限制,而伊甸園純粹是一個實驗,則實驗失敗有什麼好憤怒,把時間重設回到捏亞當的時候就可以了。為什麼上帝沒有上述這些能力呢?因為貧窮限制了想像,早期的人類在創造神話時,不會想得這麼全面,他們只會想到自己覺得很猛的能力,而且當時資訊不發達,也沒有別的宗教可供比較,所以這種能力在上古時代算是很夠用了。

伊甸園中的果子,吃了之後就會產生智慧,但是智慧,會導致壽命縮短,因為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方能成就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的菩提薩埵。所以那是一個選擇,上帝留給自己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可以活上兩百年,而且不會變老,可能令人稱羨,但如果一個人可以活上幾千年,乃至於更長的時間,而他周圍的一切都在不斷消逝,那這就可能是一種詛咒,所以那個果子很可能是上帝留給自己的,但其他的天使並不知道這件事,無論在希伯來聖經或舊約,都沒有說出那條蛇是怎麼來的,而後代的宗教學家才聲稱那是撒旦或路西法,而聖經中有記載的,看守伊甸園的天使是基路伯,所以如果蛇是路西法,那就是大哥不爽爸爸,然後弟弟想看爸爸跟哥哥鬥,然後不論誰勝,都能取另一者而代之,但假如沒有路西法這件事,那基路伯就有怠忽職守之嫌,但基路伯在聖經中還出現了幾次,分別跟所羅門王和約櫃有關,這就不難發現,和這個天使有關的東西後來都出了問題,一次還可以說是不小心,三次就是這個天使本身有問題。

上帝用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亞當,那麼會用誰的形象創造夏娃呢?是自己的母親、前女友、還是前妻?無論是何者,那都是他本身無法搞定的課題,否則他就不會是單身,所以亞當搞不定夏娃,只不過是複製主人的失敗而已,這就可以合理的說明為什麼上帝會為此震怒,他斷斷沒想到自己的複製體會連失敗都複製了,當然,也有可能他早就結婚生子且成為弱勢者,只能躲在車庫裡搞個生態缸,企圖短暫的逃離家庭,並撫慰自己的心靈而已,而伊甸,不過是外包裝上的品牌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