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祛魅

「治七種痞塊,五種癲病。十種疰忤,七種飛尸,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二時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 痺,並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如水雞聲,不得眠臥,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上面是關於某藥方的陳述,這裡有個有趣的東西,蠱毒,如果是在十年前,我就會告訴你,蠱毒是寄生蟲,但中藥本來就有對應寄生蟲的方劑,也未必把那東西稱作蠱毒,那什麼是蠱呢?通常說到蠱,就會扯到苗疆,都說苗疆女子擅長下蠱,用來懲治那些負心的漢人。這真是亂扣帽子,漢人的文化,才是蠱毒的根本,那種壓抑的,教條的、道德的、凡事都以忠孝仁愛為優先的君子之道,是如此的偽善,明明就只有一個君,卻要其他人都學君道,這得壓垮多少人?有多少人骨子裡就撐不起君,卻得背負如此沈重的觀念,所以人快樂不起來,女人何嘗不是被三從四德和婆媳關係,勒到無法呼吸。這樣的夫妻關係會開心嗎?於是乎當漢人不論是被放逐,或者有機會行商,到達苗疆時,發現了完全不同的風俗,不被壓抑的情感,自然就被吸引且釋放,若能因此長治久安,則皆大歡喜,但大多數人都得回去,面對那份不自由的人生,於是情志產生了問題,醫者又如何能夠對文化和政治制度進行批判?那就搞個專有名詞,讓只有業內的人清楚,大家看到這個病因,就知道怎麼開方,但久而久之,人們只記得開方的手法,卻不記得代稱怎麼來的了,自此玄異之說大起,背鍋俠也就承擔了不可承受之重。

這兩年,鬼祟脈一詞開始在網路上紅了起來,脈相究竟如何?有什麼特點,其實沒人在乎,也沒人想知道,但就是號稱被詛咒,或為鬼神所役,可查資料有這麼困難嗎? 「鬼祟之脈,左右不齊。乍大乍小,乍數乍遲。鬼祟出沒不定,故脈有難追求。」這段文字,只說明了脈相的難以捉摸,並沒有說會遇到鬼,更遑論詛咒。但是,從脈相論述不難發現,病者可能有神經質、內外不協調、口是心非,甚至唱反調的症狀,所以這種時候,望聞問切的問,可參考的成份就得有所保留。同理,此患者很可能因為反覆不定,疑神疑鬼而不尊醫囑,甚至放棄或拒絕治療,醫師雖然是權威角色,但遇上情緒過於強烈或不穩定者,在古代又沒有保全或強力鎮定劑,所以只能假託鬼神,讓人去廟裡,一來可以為自己治不好開脫,二來宗教是更強大的權威角色,病人或敢質疑醫師,但多半不敢質疑神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很流行的『業力病』經常叫你去跟神佛懺悔,你前腳和神明懺悔完,拿掉了驕傲和過度膨脹的自尊,後腳才不至於見了醫師又馬上抬槓。很多醫院裡面有教堂供人禱告,原理也是類似的,但這也只限於某些情形,什麼都扯業力病,不是神棍,就是醫術太差。我在實務經驗上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比方客戶跟我說他被醫師把出鬼祟脈,我通常會叫對方不要來,去拜拜比較快,並非我相信神,因為我知道對方會很囉蘇,會跟我扯很久,或者懷疑我給的方向,我乾脆不要浪費自己的心力,同理,如果一個客戶開始對我產生莫名質疑,我就知道這大概屬於鬼祟脈的範疇,換言之,他打算找自己麻煩,而這不關我的事了。

說這些其實只是告訴諸位,你的生活裡本不該有這些玄虛,這些東西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如同這年興起的中醫熱,中醫狂其實是一種每隔十幾年,乃至於幾十年,就會開始發作的流行性疾病,我不是說中醫不好,而是大多數中醫師自己都不會把西醫當作敵人,當然現代醫學的確有商業介入而愈發失之偏頗,你可以選擇相信中醫,但自學成醫,那就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了,這幾年經方似乎成了中醫狂的主流,但是你們不會真的以為醫學系畢業的中醫沒讀過傷寒論吧?我們可以嫌棄某個醫師或醫院,但會認為自己開藥比醫師厲害的,心態究竟是如何呢?我學了一段時間的中醫,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心甘情願的去刷健保卡,把專業問題交給專業人士解決,我看到太多道友吃著自己配的藥,卻不見好轉,找了中醫看診,才發現自己壓根不適合吃某類藥,然後這些人卻跟死了爹娘似的,覺得不能吃藥很痛苦,很可惜,都出現戒斷反應了,卻忘了吃藥的目的本來就只是為了健康。可健康又是什麼?很多人總希望自己的身體可以完全沒有問題,然後就可以去做許多事,但事實是不可能的,從年輕起就不可能,只是年輕的時候你可以騙自己看不到而已。因此不能恢復全然的健康,就成了你停步不前的藉口。再回頭看真正的老中醫,大多部具有太多傳奇色彩,也不會特別強調吃補藥,頂多就是含含蔘片,喝點枸杞黃耆,緩解看診的疲勞而已。所以中醫狂說穿了,就是自大而已,想成為權威角色而自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想要中醫式的健康,每天十一點睡,不是躺下去,而是已經睡著了,早上五點起床,你隔離了所有有害物質,包含跟人的社交,所以不會接收到有毒的情緒,然後你因為無聊而死,現代人不吃這套的,只有身體爛了,然後遇上老中醫,然後從此覺得很神,很神的或是某帖藥,或是某種功法,學了以後又可以教別人,建立自己的權威性,但那究竟是幫人還是害人,真難說得緊。

這就如同命理行業一樣,很多人學這東西的初衷,都說是為了幫人,但你我都知道不是的,那不過是為了成為權威角色的一個藉口而已,如果你去醫院的時候,會對實習醫師感到不耐,或者是你發現泳池的救生員才學會游泳不到一天,就要負責你兒子的安全,你做何感想?自卑到極限反轉成自大或許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你成為權威角色之後,才發現自己無能,又該如何自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