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走了,帶來的是一堆絕症患者的信仰坍塌,有很多人驚訝怎麼會這樣?其實本來就該這樣,首先,任何一種慢性病,不論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乃至於癌症,除非是先天遺傳造就,比方兩歲的孩子有了血癌或骨癌,但凡好發於成人身上,都是經年累月養成,而不是像感冒一天即可造就。既如此,假設我得了心臟病,不論什麼方式的治療,都不可能在三個月內讓身體煥然一新,全然恢復,彷彿這一切不曾存在過。再者,我見過許多所謂的抗癌鬥士,拼了命進健身房玩大重量,跑馬拉松,騎雙塔。人在生病之後往往會覺得之前的生命好像被浪費了,所以要從另一個相反的,乃至於截然不同的方向努力才是對的,卻往往忘記了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好好的補養元氣,多休息,也許那樣的身體體根本就沒有資格努力。於是有人就說了,練功應該不一樣吧!練功(內家拳)不是可以養元氣嗎?唉,假如你現在練一套氣功,藉由動作和引導,所謂引導,就是使用意念,將感知帶往某個經絡,假設是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太陰腎經。引導是一種很細緻的概念,其實是很耗神的,可是假如我叫你別練了,改由大重量深蹲,你腿上所有的經絡不用引導,也會因為強力的感受度和代償,一次全部都炸開,假如你的身體有其他的狀況,這就是把骨髓中所有的剩餘能量一次榨乾,短期內看似大有起色,但必然縮短壽元。這便是典型的內外交相賊。就算一個人真能因為這樣而有所恢復,那就是在跟死神拔河,接下來的日子都要十分小心,事以秘成,如果我要去宣揚因為什麼治好了我,希望大家也能這樣,結果就是我成為大家的顧問和心靈導師、精神支柱,再也沒時間照顧自己,從此又是能量大放送,直到油盡燈枯。
有些人會以老師傅的口吻說,這叫功到病成,首先,且不說這世上,就以現今這島來說,早就沒有誰有功了,功不是單獨的體能,就算是職業運動員,大概也就四十多歲退役了,很多比賽都不讓去,因為身體的損耗太大,然後就轉成教練和養傷的生活,這不是功,距今四十年前,退伍的老士官和老兵,到了八十歲往巷口一站,仍舊中氣十足,全村都聽到喊聲,甚至八十歲的還會揍七十歲的鄰居,讓六十歲的兒子跑法院而頭痛不已,這樣的情況不算少見,他們年輕時當兵,早中晚全副武裝跑步,每天操刺槍,不論晴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如此,要搬東西也不勞兒孫,手腳比現在三四十歲的人都俐落,這就是功,而這,不過基本功。說這些並不是我認為當兵就是好,也不是說這樣的訓練方式適合每個人,只是告訴諸君,長期的紀律和寫進骨子裡的訓練,這東西不是說退就退的,能說退就退的,便不是功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經過這樣的訓練,都會有如此的效果,前提是你的身體經得起這樣搞。可如果你是身高一百六十公分,體重一百六十公斤,天天喝肥宅快樂水的人,有天在鏡子裡忽然看不順眼自己,決定做起廣播體操,自然不在此限。
以前的老師傅只要知道徒弟身體有病,就會叫他們回家修養,他們怎麼知道誰適合鍛鍊呢?又不是人人都是楊過,跟史老三一搭手,就能發出驚嘆「阿,你身上有病!」而且光靠學生老實交待,顯然行不通,又或者學生並非不老實,而是對自己身體狀況不了解,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讓對方待在武館操練幾天,看看練完的狀況,如果紮個馬就開始不正常,臉色發紫,狂喘不已,這種直接請人接回家也省事,剩下的就是看吃和睡,練了一天,身體有虧損,自然要靠食物和休息補回來,但若食慾不振,怎麼都吃不多,這就是越練越虧的徵兆,中醫有個說法,叫做吃飯不香,大便不臭,聽起來好像有點牽強,其實說的是如果你吃得少,自然也拉不多,甚至便秘。進出口都有問題,就先調身體吧!又或者練得很累了,晚上卻反而睡不著,連續幾天都是如此,得,這爺金貴,伺候不起,趕忙送回去吧!
有人於是說了,如若身體健康,練成功夫之後,是否就能遠離絕症和一切慢性病,這不過癡人說夢,練成神功是很多人的夢想,但這個夢想就和中樂透一樣,有多少人會去實行,假如你真的去實行,也必然會遭遇許多困難和阻礙,而這一切都不能阻止你前行,代表這真的是你的人生目標,如果你能達成此生最想做的事,那麼你的人生已經圓滿,這是間哪有不死的人,你已經證明給自己看過了,就算死於絕症又如何呢?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個道理,就會開始亂扯,好比前兩天我看到一篇文章,篇名是誰破壞了少林寺的龍脈,少林寺是佛寺,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何來龍脈之說?請問是要催官還是發財,那豈不是成了妖僧?歷史上少林寺經歷多次劫難,每次幾乎都是讓他們的武學毀於一旦,可以說成也武功,敗也武功,就連是最近落馬的少林寺方丈,也是因為把武術當作商業來炒作,然後膨脹。有趣的是,少林禪宗的佛學始終沒有中斷過,我常開玩笑說達摩祖師要傳的其實是禪宗,他若再天有靈,一天到晚看到弟子不務正業,難怪三不五時要砍掉重練。
說到這,一定有人不服氣,說為什麼要砍掉重練,少林武學難道不如佛法般彌足珍貴?說真的,現代的那套,還真的不能算珍貴,因為那是文革過後,剩下的幾名僧人開始蒐羅民間武學和拼湊自己的記憶,並結合後來的套路競技武術,結合出來的東西,然後藉由去各國表演拉抬了聲勢,讓許多政商名流紛紛把自己的子弟送進來鍍金,甚至成為訓練保鏢和武術明星的聖地,商名如此之盛,自然染汙了佛門清靜。
至於之前呢?程宗猷已經證明,少林武術在明朝已經失傳的差不多,他還補了一點混法回去,但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也有好幾十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裡對於日日練功的武僧來說,足夠積累了。然後到了清朝初期,又分了南北少林,南拳體系,以洪拳為主,問題南少林本身就不是完整的傳承,他們為了要對抗清兵的追殺,根本沒有時間把完整的體系練完,所以拼湊出了速成的東西,即便是詠春,看似已經經過精密計算的防禦技巧,但整體上還是以卸帶攻,當面對北方拳種那種「硬開硬進」、「猛打硬闖」、利用全身整體衝撞的發力方式時,詠春依賴的「橋手」和「卸力」可能會因為絕對力量和人體結構的差距而被「一力降十會」。所以以後來的北拳南傳,真的是幫助南拳補全了不少體系,很多人搞不清楚,會認為廣東民風剽悍,甚至在抗日期間,也多有粵軍英勇犧牲的紀錄,認為這就是能打和武藝高強的證明,但這兩件事情沒有因果關係。反過來說廣東人民風剽悍,恰恰可能是因為其身形較為矮小,所以拼了命的想要證明自己。東北人,山東人站出來就可以輕易鎮住場面,壓根不需要動手。就好像有些空手道在對練和比賽時,每出一拳一腳都要叫出聲來,其說法是可以增加氣勢,震懾對方。又或者某些人說古代軍隊衝陣,也要吼叫來激勵士氣,並使敵軍膽寒。如果這個說法完全成立,就不會有銜枚了,夜襲也不可能成功,而咬緊牙關有時候比叫出來更有威力。如果在實戰中美一招都要大聲吼叫,除非是保全,要引起別人注意來抓小偷,同時色厲內荏,覺得自己沒把握,所以叫大家趕快來,也讓小偷知道有人會來支援,所以趕快撤退。功夫越高,人才可以從容。自己知道實力不足,就只能靠著兇狠的氣勢來震懾對方,遇到平常人或者是實力比自己低一點或者差不多的,或許還有點用,碰到真正的高手就貽笑大方了。
回到少林功夫吧,那麼達摩自身的功夫究竟如何呢?且不提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把影子印在牆上的傳說,我個人是相當認可的,最起碼他有高僧的範,當真來去自如,不像鳩摩羅什被到處綁來綁去,還沒人來救,比西遊記裡的唐僧還窩囊。這就是有修氣脈明點的本事,問題是,後是禪宗幾乎對此絕口不提,只求一種生活上和心靈上的領悟,但只有心靈境界,卻沒有護道手段,是很容易因為考驗和挫折而導致退轉或喪失信心的,鳩摩羅什變成無神論者,便是一例。淨空法師說過另外一個例子,佛陀時期,兩個修成阿羅漢的僧人,卻因為沒有修氣脈明點,不具備神通,只是由覺悟證得果位,所以不能直接拋棄肉身,跳脫三界,於是兩人相約自殺,佛陀還帶著一大票弟子去看,他們的肉身一離體,魔王波旬就想來抓,結果兩人因為已證得果位,所以立刻遁去。由此可知,氣脈明點不但是護道手段,也是和覺悟互為表裡的重要工具。可少林僧人們沒有因此精進佛法,反而不斷捲入政治風波,從十三棍僧救唐王到反清復明,不論是否為真,但總不至於是空穴來風,這就是典型的歪掉。
所以並不是少林僧練武與否的問題,而是他們有沒有遵循第一法則,就是禪宗才是最重要的資產,其他可有可無。畫錯重點這件事情,絕不是佛家的專利,道教也好不到那去,我們以畫符為例好了,假如符膽壓罡字,有一派的念法是十二地支,另一派則是「開天門、殺鬼路....」。我有一次問一個道士朋友,你覺得兩者有何不同?他說後者應該是威力比較強大,我說那為什麼都不直接念後者就好了,他講不出來,回去問老師。隔天說老師的答案是後者要壇數比較高的人才可以念。我不知道他老師喝了幾罈,這個答案讓我頭痛三天。地支本身有時間的概念,包含了十二時辰,十二個月,所以是一種長期的保護,另外十二神將其實和六丁六甲相通,這是道教由北極中天信仰,演化到三清信仰的過程。北極信仰被三清信仰取代,六丁六甲的概念也漸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十二神將,本質卻是相通的,只是名目不同,就好像岳飛被關羽取代,是因為政治考量,但世界就是需要一個武神,所以用另一個身份來繼承香火之力,這就是真神的概念,真神不死,因為真神是人間投射的真理,也就是真實現象。而後者,也就念「開天門、殺鬼路...」則是三清信仰,這就好像紫微諱在寫的時候,可以讀作廿八星宿,一筆念一宿。這就是北斗信仰。可是如果寫的時候念「青雲頭上蓋,三點大將軍、車字...」這就和之前的開天門那套一樣,是一個比較容易觀想,但深度卻不是很夠的概念。簡單來說,三清信仰主張靠自己的修持,但在修持還不足以證道時,要靠著強調某些咒語的威嚴來增加信心,就和剛才說練對打時要叫出聲音來震懾對手一樣,北極信仰則是一種人在做,天在看的概念。兩者最大不同,在後者是希望得到宇宙能量的庇佑或幫助,前者是希望能夠自己成為神仙,雖然兩者都是出於假的觀想,即便借假修真,修出來的東西也只是概念和覺悟,了不起多一點是身體感,不可能成就真神,但對人來說,能夠有通透的想法,神而明之,就足以讓他人視為神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