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人,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沒有餓死已算萬幸。」這句出自殷海光先生的話,經常被一些沒什麼專業能力的文青轉貼在自己的版上,已不下千回百轉了,我們就來論論,這句話出於1966年,而殷老死於1969年,殷老何許人也,是李敖大師的老師,他的履歷在維機百科上清清楚楚,撇除諸多報紙雜誌主筆的頭銜,此人於1954年去哈佛講學,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可以去哈佛,而且還是去講學的,程度之高,無須贅述。1960年起被國民黨針對,禁止出國,甚至剝奪版稅收入,因為覺得他的思想「有毒」,1966當年,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差點被取消,同時政治力的介入被台大取消聘任,這人等同被監視軟禁,所以這句話的起源,其實是隱藏的諷刺白色恐怖,又或者是對於當權者的無奈妥協。而一般文青的胡亂轉貼,本身既無經世之才,甚至連謀生能力都未必有,更沒有機會受到當權的重視,有什麼狗屁資格去奪舍殷老的文字?
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不透徹,而且不求甚解,但文青畢竟都是裝的,本身沒料,不能怪他們,他們怎麼能有料,就連教育部教的東西,都經常處在錯誤的情況下,我借張大春老師講過的幾個事來舉例:「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齊名。」、「朝聞道,夕死可矣。」、「自行束脩 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幾句話白話要怎麼解釋,你大可背出國文課本那套,但你自己都覺得說不通,有興趣的自己去查解答。
除了拾人牙慧,我也添一個,「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請問狂狷何解?在此提供兩個翻譯,都是大站的程度一為「我找不到中庸的人交往了,衹能與狂妄或拘謹的人交往。狂妄者膽大妄為,拘謹者膽小怕事。」另一更囉唆「如果沒有不偏不倚的人,就必須找「狂者」或「狷者」。狂者積極進取,卻不免浮誇不實。「狷者」堅持原則,可交的人未必肯交,可取的財物也有所不取。嚴守本分,有廉恥心,所以能「有所不為」。能夠「有所不為」,才能真正有所為。」這兩段翻譯看似很有道理,但壓根胡說八道,如果狂者進取和狷者有所不為是上述這兩種意思,跟中庸也差太多,而普天下人,都符合這兩種定義,亦即過猶不及,過猶不及皆是病,怎麼會好,狂狷真正的意思,是相對于中行,中行就是凡事都處於中庸而恆定,這是很高的境界,如果做不到,就要有些事進取,有些事不為,來不斷調整校正,向中行靠攏。當然這是我的解釋,你大可以不同意,覺得課本必然是對的,老師必然是對的,政府必然是對的,但就你不太對,而且不知道錯在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