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論道


「人為什麼會那麼瘋狂?」

「你指的是什麼?」

「我看了關於文革的紀錄,感到很不可思議。」

「人性裡本來就有瘋狂的一面,只要稍加不慎,就會導致毀滅,這可能是自然賦予的生物機制。所以我們需要道德。」

「但人性不應該是善的嗎?」

「如果你把兩個嬰兒放在一起,然後只給他們一個玩具,會發生什麼事?」

「會搶。但人應該會有惻隱之心不是嗎?」

「你所指的,是就算我不喜歡這個人,我也不想親眼看到他在我面前被砍,或者摔車到面目全非吧!」

「沒錯。」

「你有聽過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嗎?」

「所以你覺得就是這麼單純?」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的人本能不喜歡見到血,如果今天是曾經和你交往過,然後出軌的女生,幾個星期後你聽說她也被劈腿了,你會有惻隱之心嗎?或者今天在萬年鄉土劇裡面,不斷為惡的角色,之後就算死得在慘,大家還是撫手稱快吧!你所謂惻隱之心,通常是突如其來,並且不明原因而產生的。」

「......那難道沒有單純的善嗎?」

「有,比方說我可能很小就在潛意識的教育裡,知道我不可以拿刀砍我娘,這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現在課本上,但這是集體潛意識好的影響,或者有一個人從小就被教導要幫助別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他就算遇到壞人,還是有可能會掙扎,但是教育的程度越深,掙扎越少,所以教化很重要。」

「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不是嗎?」

「當然有,基本盤是不會變的,重點只是在於你的選擇。」

「可是我覺得,很多時候,人們是沒有選擇的。」

「例如隨機砍人嗎?」

「是的,我覺得這些人被疾病或其他的原因所限制住了,所以並沒有選擇的權力。」

「所以你認為他沒有罪?」

「對,因為當下的情況不是他能夠選擇的。」

「可是這些人都選擇了弱小,而非健壯之人不是,所以他還是有得選的吧!」

「這或許只是邏輯上的選擇,我是說他的精神讓他無法做出選擇。」

「那麼你認為,屢次酒駕,甚至肇事的人,也沒有罪嗎?因為酒駕的當時,可能喪失意識。」

「沒錯。」

「那這些人有沒有不要喝酒的權力呢?」

「沒有,因為他們可能有酒癮。」

「我大概瞭解你的意思了,請問你有宗教信仰嗎?」

「沒有,我不相信神的存在。」

「你是不相信神的存在,還是不相信他們存在過?」

「都是。」

「所以你是無神論者,那你一定也不相信有鬼吧!」

「我相信有鬼,因為個人經驗,但我覺得鬼只是一個重複播放的殘留影像,是死去的人留下來的意念而已。」

「所以你不是無神論者,只是懷疑論者而已。」

「我覺得不論宗教、道德都和賽局理論一樣,是人創造出來的東西,重點只是限制我們的選擇。」

「那麼不論是酗酒、毒癮、或者精神分裂、甚或是任何犯罪份子,都可能是因為某種因素,就像是亞斯伯格或乙武洋匡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力,對嗎?」

「我覺得是這樣的。」

「那麼你一定也覺得,既然犯行已經發生了,所謂的處罰機制,尤其是死刑,除了宣洩眾人的怒氣之外,也無法解決問題,因此沒有太大的意義,對吧!」

「是的!」

「在我看來,不能選擇有分積極的和消極兩種,比方說我拿槍指著你的頭,逼你喝下這杯酒,但你卻是一個滴酒不沾的人,這是消極的不能選擇。而如果你覺得喝太多不好,卻在朋友勸酒下,不願意去想一個理由來推掉,這就是積極的不選擇。」

「這兩者都是不能選擇。」

「錯了,不論是亞斯伯格或者閱讀障礙,這都是先天限制,你沒得選,可是你要不要努力,是有得選的,愛迪生、愛因斯坦、達文西都有閱讀障礙,乙武洋匡雖然五體不滿足,但還是讓很多人滿足了,不論生理或心理。而不論善,或是惡,都是一點一滴形成的,所以我們需要紀律,需要責任,但是現在這個社會誰都不想負責,擁有紀律又太累,所以才會這麼亂。而刑罰也是紀律的一環,有人破壞了秩序,就必須被制止。」

「制止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要用刑罰。」

「的確,基本上應該從教育著手,因為所有的邪惡,都像肥胖一樣,總是慢慢的影響著人,而一旦過了某條界線,就什麼都不在乎了,而要做到慎獨,不往錯的地方跨第一步,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但要把一個什麼都不在乎的人拉回來,則幾乎不可能,所以不是為了洩憤,而是為了讓他不要產生後續更難以估計的傷害,我認同死刑,就像小朋友偷懶不寫作業要被打手心一樣。」

「你別忘了,現在已經不能體罰了。」

「那你覺得除去了枷鎖之後的教育,是更完善了,還是連家長都開始脫序?你不相信宗教和神,卻相信脫序的人會自動自發的改過向善,或者說即便不改過向善,我們也應該就這樣算了,所以秩序才會越來越亂。」

「我剛剛說了,也許世界沒有絕對的對和錯,而我們需要重新思考。」

「我理解你所說的,這是一種趨勢,道的起落,影響人類的存亡,我們總是革新,穩定,然後荒淫,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輕視道,導致混亂和滅亡之後,又會重新建立起秩序。」

「你是讀社會學或哲學的嗎?」

「不是,我只是在凡間的神而已,而論道的時間,以經結束。」說罷抽出刀來,割下他的首級。

難以下嚥


保險業務員殷切的說服老先生:「儲蓄險真的是必要的,因為錢放在銀行,越存越少,只會被通膨吃掉。」

「所以我都放在床底下,而且還用襪子包起來。」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古有明訓


「你看看,治安那麼差,是要怎麼出門?」

「騎白馬,帶把刀。」

自省


在街上「隨機」殺死幼童的,稱為變態殺人狂,挑戰主流政權,無差別殺人,同時自殺的,稱為恐怖份子,順從主流政權,去屠殺其他國家人民的,稱為愛國志士。

自殺傾向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寧願增加戴口罩的人數,也不願意減少煙囪的數量。

大失所望


新聞說有許多民眾因為激憤,而去爆打兇嫌,令人意外的是,兇嫌竟然只受了點皮肉傷,不知是此人內力深厚,宛如覺遠大師,還是民眾普遍體能太差,又或者是被當成幸運物,每個人只求沾一下,被拔智慧毛的牛,下場似乎還慘一些。

環保人士


除了食物,能源也不應該被浪費,就在我逛完超市,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多花兩塊錢買塑膠袋時,卻見到了小女孩纏著爸爸要玩投幣遊樂器,做爹的耐不住要求,終於投了十元,就在此時,手機響起,顯然是妻子催促回家,男人將女兒一把抱起,轉身上樓。小飛機才剛開始唱歌,怎能浪費,於是我坐了上去。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心中的小星星


對於特殊教育的兒童,的確應該有許多額外的耐心和愛,那麼對於其他人呢?我們能不能接受每個個體,都有獨立於世,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態度呢?去和這個世界溝通,並與其共存,看似是個簡單不過的互動,卻有許多人做不到。

做不到的病因,隨著科學的發達,似乎有越來越多的病因,但這些原因真能解決問題嗎?佛家說的好,緣乃因果母,六道由之生,宿慧與宿緣,皆由業力所致,而業力禁錮,乃至根性難除,邪、愚、執皆是障也。而若自身真起心動念,依舊能脫離業力。愛因斯坦、達文西、愛迪生,不論是否有曾受到他人的啟蒙或幫助,最終都靠自己脫離了障礙。

而要脫離障礙,就必須瞭解自己的責任所在,有了這層認知,才有借地而起的動力,否則大部分有所依賴者,都寧願當灘泥。

失道寡助


別問我贊同廢死與否,重點是,台灣有多少死刑犯,已經定讞,卻老還在喝養命酒,苟延殘喘的?還是老話一句,我們有沒有禁止酒駕的法律?而有多少人已經被罰款,甚至吊銷駕照,還是醉燻燻的上路,直到被警察攔下,或者企圖規避臨檢肇事,甚至到最後終於趁心如意的撞死了人?

不要信任制度,法律也是一種制度,假設小女孩被推倒的瞬間,一位英雄出現,或者,早在他拿刀在亂晃的時候,一位英雄出現,成功的制服了怪物,但是法界人士總會說這是傷害,或者防衛過當,因為法官或治安單位,除了他們所信奉的法律,總認為見義勇為之人,身手應媲美超級英雄,可以用手指輕輕將子彈彈開,或者踏地請神上身,所以出事的時候,你幾乎看不見身手矯健的練家子,連民眾痛歐歹徒時,也不見練家子混在其中,我們清楚的很,不按照規矩行事,只會惹禍上身,武功高強,不過是對自己的一種保險,也懶得推銷。

武術或健身這回事,不過就是一種意念,當你擁有某種能力時,就會瞭解自己的極限,所以遇到威脅時,很自然的會警覺,並衡量自己能不能應付,若不能就撤,再來就是能力會帶來相對的自信,當你有自信,不惹事也不怕事時,壞事自然不會來沾你,可當你越擔心,越膽怯時,人家不弄你一下好像對不起你似的。

回到法律的問題,隨機砍人也不是第一回了,除此之外呢?虐貓狗致死的,只能判個毀損,抑或不了了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法律不可信賴,因為我們所重視的,法律並不重視,那該怎麼辦?接下來的發展,大概就是私刑了,比起法律,私刑似乎更能討回公道,大家沒事可以逛逛爆料公社這類的網站,一大堆拿槍鬧事的,我不是提倡這樣發展,而是趨勢如此。

我不相信隨機殺人是無辜的,就算是精神病患也一樣,那不過是單純的邪惡,我接受這個世界上有單純的邪惡,一如有單純的善念,我也不認為兇手的父母或家人無須負責,就好像每個在學校霸淩其他學生的孩子,他的父母可以說:「我的孩子很乖的,不會幹這種事。」

被霸淩的孩子自殺或自殘,甚或展開報復,父母親也還是可以說:「我們真的不知道他在學校的情形,老師應該負責。」

讓我向這些父母舉起中指致意,養不教不是父之過,是和野狗沒兩樣,只是社會的普遍價值都不想負責,才會演變呈今天的狀態。換言之,如果今天這種不幸發生在我自己或家人身上,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弄死對方,就算傾家蕩產也在所不辭,唯有如此,才能徹底解決他傷害下一個人的可能。你問我會不會傷害對方的家人,那得看黃曆才知道。

那麼警察是幹什麼吃的?怎麼能怪警察呢?開槍報告就寫不完了,自己花錢去買警棍或噴霧,用了搞不好還是被檢舉,他們只能被允許用照相機而已,當制度變得如此,熱情卻無法改變現狀時,冷漠或許是不得已的自保方法。

人們總會淡忘一切,這是座快樂而健忘的島嶼,只是神早已離去。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落荒而逃


正要去牽車,卻見一婦人坐在旁邊的車上抽煙,說了聲借過,她轉過身來,才發現是個孕婦,不由得心頭火起,怒道:「你腦袋在想什麼?有沒有為孩子想過?莫名其妙!」

她憤怒的瞪著我,彷彿眼睛要噴出火來,其實我有點擔心,如果她太生氣而流產,我恐怕脫不了干係,但接下來她說的則更令我心驚。

「媽的!胖子不能抽煙是不是?」

病入膏肓


「你覺得我應該跟我男朋友分手嗎?」

「分吧!」

「為什麼?我以為你會勸合,或者最起碼占卜一下。」

「你會這麼問,代表自己已經有答案了,而且你從來也不聽從占卜的建議阿!」

「可是我們要結婚了!」

「妳也知道你要結婚拉!還那麼亂來!」

「你知道嗎?我只是希望被當成公主一樣對待,為什麼我男朋友做不到?」

「你知道嗎?婚後的男人只會對兩種女人像公主,一個是自己的女兒,另ㄧ則是酒店的公主。」

「你不是應該要安慰我嗎?」

「你不是應該要成熟點嗎?」

「我很成熟好嗎?」

「可是你還沒準備要長大,你還希望能為所欲為,而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兩個人在一起,是要不斷的妥協的。」

「那樣好累,我難道不能一個人嗎?」

「當然可以,問題是你做不到。」

「為什麼你這樣說?我只是太年輕,年紀大一點就可以了。」

「如果你可以不要任何關係,你早就是一個人了。」

「可是感情被你說成最後,都變成一種羈絆。」

「自私的人都會忘了陪伴的部分,只記得羈絆。」

「我聽不懂你的意思,我只覺得如果當初我和我男朋友講好不要結婚,現在應該輕鬆很多。」

「結婚與否,只是一個名詞而已,難道你跟他同居十年,然後妳們有了小孩,就不用照顧?」

「那不要生小孩就好拉!」

「假設沒有小孩,你們各自搞定自己的父母,說服他們你們不結婚,同居十到十五年後,他爸媽或你爸媽的身體出了問題,你們有任何一方可以置身事外,不用照顧和關心嗎?」

「.......不行,我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

「你是因為我把狼牙棒放在桌上才這樣說的嗎?」

「是!」

國防布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借貸法則


「你覺得許願池和拜拜是一樣的事嗎?」

「不一樣,許願池比較像是你寄了明信片給聖誕老人,但和神明祈願則像是和銀行申請貸款。」

「那為什麼我覺得拜拜沒什麼用?」

「因為你沒有辦好手續,你只是說出了你的訴求,插完香就走人了,根本沒有管對方是否答應你,就像你去銀行辦貸款買房子,填了申請單就丟在櫃臺,你覺得會怎麼樣?」

「那多拜幾家有用嗎?」

「你是說今天閒著也是閒著,所以乾脆拜完媽祖在去拜關公,順便找觀音聊聊天,最後終點站在福德宮嗎?」

「這樣不好嗎?眾神庇佑ㄟ!」

「你進花旗把申請單填好之後,然後就去隔壁的聯邦,再填一張申請單,再想想陽信彰銀好像都在附近,當你搞完一輪後,而且每張申請單的貸款金額和理由都一樣。銀行的聯徵系統一定會發現你是個神經病,又不是保險,能每家都理賠,還不如等一家銀行駁回你的申請後,再去另一家。」

「那怎麼知道神明同意了沒有?還有去教堂禱告是不是一樣?」

「請注意,一神教的系統,是不希望妳和其他銀行打交道的,他有所謂的客戶壟斷機制,這可是貼在門口的公告事項。」

「可是你說宗教和銀行一樣,可是跟銀行貸款靠的是資產和信用,那跟神明許願是靠金紙嗎?」

「如果有人燒金紙給你,叫你拿房子給他,或者讓他愛情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加財源廣進,你會答應嗎?」

「不會吧!如果我可以,拿這些給自己就好拉!」

「那不就對了。」

「那要怎麼辦?」

「第一,你覺得跟銀行申請小額貸款容易,還是一次貸一大筆?」

「應該是小額吧!」

「所以你的願望不要太貪心,銀行會看財力證明,神明應該也要看你的命,也就是福德,另外如果有什麼慈善捐款或義行,除了可以節稅,也能夠增加社會形象,方便貸款下來。」

「所以還要做善事嗎?」

「有句話叫天助自助,我不大相信這句話,反而覺得,如果今天我和神祈求了什麼,代表我在某件事情上需要幫助,神並不會直接點石成金,而可能是利用另一個有餘力的人來助我,與此同時,也許在其他方面需要幫助的人會出現在我面前,這就是借貸法則了。」

「聽起來好複雜,而且充滿試探。」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阿!」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方便法門


為了身體和地球的健康,決定每週一吃素,今天工作實在太忙,一轉眼已經八點,騎著驢子覓食,正打算去便利商店買地瓜或香蕉裹腹,卻見角落一家包子店的鐵門尚未拉下。

「你好,請問有素的饅頭或花捲嗎?」

「我們只有饅頭。」

「那好,給我兩個饅頭。」

「我們的饅頭是和肉包一起蒸的喔!」

「沒關係,我不是出家人。」

「不是和尚,那你做什麼怪!」光頭又吃素真的很難解釋。

捍衛真相


民眾果有知的權力乎?或者說,是不是什麼是都關民眾的事?無冕王和文化流氓,很多時候,都只是扒糞而已。揭開別人企圖埋葬的秘密,代價總是出奇的大,而收益,非但不可觀,還經常蝕本。

是非必然存在,而大是大非中,也一樣能找出細膩的黑白,犯了錯就該接受懲罰,灰色地帶只是人的藉口。而最重要的,始終是身邊的人,可惜太少人能看清這點,大多數「優秀」的領導者,都沈溺於打倒和自己不同的勢力,並奪取權力。反對黨和執政黨本質上沒有不同,只是人數的多寡。

不要相信任何系統,學會獨立思考,即便這樣的生活可能會造成不舒適,也能讓自己免於危殆,但別考慮對抗系統,你看到的贏,都只是執政當局做出的假象,讓你相信所處的世界是民主和自由的,其實永遠輪不到你作主,而自由,只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傳說。

好時光


假面正義


放學時間,幾個高年級的男生,站在路旁聊天,一個年紀相差甚多的孩子,走了過去,和她們有說有笑,忽然間,其中一個男生不知為了什麼大怒起來,罵了幾句髒話,然後搧了那孩子兩耳光。孩子到也沒哭,繼續和他們攪和著,沒多久那群大男孩走了,小朋友還在原地等父母。

麗瑄氣到手發抖:「太過份了!你怎麼不去制止那些說髒話的小混混?」

「我?被打的那個又不是我的小孩,我幹嘛出頭,再說了,那孩子被打完也沒離開,這可能是他們的溝通方式吧!」車子總算移動了些,中午連得來速都塞。

「屁!」正說話間,孩子的家長到了。

麗萱衝下車,用力的甩上車門,把對方的母親攔下,雖然在車上我聽不到她的聲音,但從後視鏡見她手勢很多,還不時指著我們的車子,可以感受到強烈能量的震盪。隨著孩子的母親彎下身來,表情凝重的詢問孩子,那小傢伙的眼淚像決提般湧出。

她像隻驕傲的孔雀,趾高氣昂的上車,同時瞪了我一眼,罵曰:「你這個冷血的人。」

「我們只是出來買漢堡的不是嗎?」

「就是有你這種人,社會才會變成這樣。」

我沒說話,只是掉頭猛踩油門。

「你開那麼快想嚇誰?」

懶得理她,直接把車開回車庫,熄火,然後死盯著她。

「幹嘛?」

「你有見過國中生打架嗎?在你學生時期?或是任何時候?」

「沒有。」

「你知道所有的國中男生,幾乎在學校裡都說髒話嗎?」

「怎麼可能?」

「事實就是這樣,國中和國小,是天堂和地獄的分野,雖然這條界線越來越模糊了,因為到了國中以後,就有念不完的書,就有升學壓力,就有大人幫你規劃好的未來,而事實上,在青春期的男孩來說,誰會瞭解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樣?或者說,你現在瞭解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了嗎?」

「.........」

「更糟的是,做決定的不是你自己,大多數的情況是自己成就也不算高的父母,或者是指懂得要求分數,對於自己的人生也一塌糊塗的老師。這個情形從我小時候到現在,不曾改變,你覺得這些孩子會怎麼發洩他的能量?」

「那也不可以欺負別人!」

「沒錯,但剛才從那個孩子的反應來看,他連自己是不是被欺負了都不知道,如果他沒有反抗,或者沒有表現得委屈,那妳為什麼要去提醒他,你知不知道,他的父母一定會去學校找老師,然後找對方的家長,看剛才那三個小孩的樣子,恐怕是在家裡都可以光明正大說髒話的類型,你覺得學校能妥善解決這件事?還是只會造成更大的麻煩,今天以前,這個小孩跟他們可能還是『朋友』,明天過後,他可能就真的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了!」

「我沒有你想那麼多拉!不然該怎樣!坐視不管嗎?」

「你那麼多事,一定留下了家長的聯絡方式吧!你就把我的話照實打給對方,然後請他們多關心孩子,早一點來接他放學,熟悉他的交友狀態,讓孩子瞭解慎選朋友的重要。」

「還不是老生常談?」

「是老臣謀國。」

「那萬一他的父母沒辦法提早去接他,或者沒時間呢?」

「作父母的都不負責任,那就是他的命。還是你想天天吃麥當勞?」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裝熟


「ㄟ,他生BABY了耶!」某女孩叫道。

「對阿,好可愛喔!」另一女孩看著手機,大概是朋友的照片吧!

「跟他好像,小孩果然不能亂生!」

反正在捷運上也沒事,忍不住轉過頭去瞄了一眼她的手機,看看孩子到底有多像父母,她們說的是新上映的功夫熊貓。

各自表述


「什麼是恢復疲勞?是吃完就很容易累嗎?」小鬼頭指著保健食品的罐子。

「就是消除疲勞的意思。」

「那為什麼用恢復?」

「恩.........因為中文是很弔詭的語文,比方大敗可能是輸,也可能是贏、救火其實是把火撲滅,你聽過下雨天留客天嗎?」

「有!」

「那妳就應該明白,中文的表達方式是隨每個人的喜好自己來決定的,而同一件事情,每個人可能就自己的立場或利益不同,而用細微的文字區分,做截然相反的描述。所以這個民族說好聽的,就是很懂方便,說不好聽的,就是很隨便。」

「我還是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沒關係,你還是先去恢復一下疲勞吧!免得婆婆等下進來罵人說你怎麼還沒睡。」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每個人的慾望,都像是一頭猛獸,我們沒辦法徹底抹去慾望,但一開始能夠學習加以控制,進而慢慢與其共存,乃至相安無事。上帝的幽默感很奇怪,而企圖從宗教獲得信念者,必然會受到嚴厲的考驗。冒險犯難不是一個好的個性,然而這樣的人可以讓世界變得有趣。故事之所以存在,也許是因為現實太過殘酷,而不得不加以掩飾,善良的人會選擇把故事當成事實,而重視利益者卻鄙視故事的價值。

心裡學概論裡面提到,任何故事,都跳脫不了神話原型。猩猩、老虎、鬣狗、斑馬,這四種動物卻隱含了寅午戌三合火局,而寅申沖,所以母與子只能存一,另申酉戌三會局不可用,因金金互撞。以三合火剋三會金,可謂凶應極大,而金又轉化為水,水剋火,此乃虛無飄渺也。

當主角漂到奇幻島嶼那一段,提到了一顆牙齒,他說那是一個受害者的牙齒,在我看來,那顆牙的主人卻早以成了仙,狐獴群搭上那仙境就像是東勝神州花果山水濂洞的猴子猴孫,正等著大聖回來,卻不知其主早已西方成佛。

動物方程式


比想像中的有趣很多,光看預告片居然沒法透晰,迪士尼似乎開始找回原有的水準了。歧視和霸凌這件事,不管在任何民族,任何階層都普遍存在,而受害者卻也可能在另一個角度扮演起加害人的角色,藉以達到某一種詭異的平衡,社會卻默許如此的情形發生。

其實平等這件事是一個理想,弱肉強食一直存在每個人的觀念裡,只不過闡述的方式各有不同,畢竟優勢和所重視的利益因人而異。擁有夢想不偉大,得以實踐或許也只是機運,但一再被打擊,卻仍不知放棄為何物的,就值得敬佩了。

一個客觀公正的好人,在成為焦點或掌權之後,極少能為自身的本質,所以遠離權力這件事很重要,但大多數的人不懂,只能哀怨得不到,可一旦得到了,則必然被侵蝕殆盡。公家機關的效率緩慢,但可不帶表公務員下班後都溫吞。任何一個懸案,第一時間被懷疑的對象,多為幌子。老一輩的地下勢力講恩義,現在則不論黑白,都只談利益。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不加工


所謂自然美,指的是素顏不整形,同時放任身材發胖到極致,還認為這是自然,就是你想得美!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嗑爛飯


「中午吃什麼?」

「你們出去吃吧!我要吃餃泥!」

「什麼是餃泥?」

「我昨晚不是買了包冷凍水餃嗎?」

「是阿!」

「然後我忘了放冰箱。」

離情依依


這一站要下車的人很多,一個老先生牽著小孫女擠在人群裡,但仍頻頻回頭和走到另一端的老同伴道別,彷彿擔心不知何時才能再見,由於他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弱,只能輔以手勢,隨著關門的警示聲響起,後方的人群明顯的感到不耐,但礙於他的年齡,沒有人發作。終於門關上了,他沒下成車。

「你根本就不想走嘛!再讓你玩二十分鐘好了。」小孫女如是說。

用情不專


洗衣店附近經常有貓群聚集,他們看起來皮潤毛光,沒有半點營養不良的姿態,人一靠近就飛奔散去,唯獨一隻橘貓,走得不疾不徐,試著拿罐頭賄賂牠,尚算給面子的淺嚐幾口。自此之後,就開始了這段關係,每次見面總是先大快朵頤,結束後再翻過肚子,讓人撫摸溫存一下,而每回相聚,少則三分鐘,至多五分鐘,牠便飄然而去。

今天卻沒見到牠,正乾等間,卻見到另一頭花貓在附近溜達,反正都買了罐頭,就別浪費,花孩子雖然不熟,或是見多了我和橘貓的互動,倒也不怯生,慢條斯理的享受完整個罐頭,一點也沒留下。本以為牠吃完後就會離開,想不到卻也翻過肚子來撒嬌。當我正摸著牠耍弄時,角落傳來帶著殺氣的喵叫。

橘貓虎視眈眈的望著我倆,花貓一溜煙的跑了,橘貓則消失在角落中,宣告關係結束。

「然後呢?」

「沒有然後,牠沒有再來了。」

「為什麼?」

「妳有沒有愛上一個不是那麼喜歡的人後,卻發現更適合的人出現了?」

「有。」

「那妳怎麼處理?」

「不處理,跟現在的繼續走下去。」

「我想我暈船了!」

「你是觸礁好嗎?」

聚散


雨傘這東西和感情一樣,指不定你什麼時候會需要它,此刻是你的,等等或許就不是了,但失去了也別太難過,經常都會撿到,或者有人奉送愛心傘,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沒打算負起責任,都別挑太好的。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解憂雜貨店


人為什麼需要諮詢?因為迷惘?每個人來諮詢的時候,心中卻已經有了答案,而反覆諮詢的目的,只是因為希望諮詢者說出符合自己內心的答案。如此說來,還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嗎?或者說,誰有資格教誰怎麼做嗎?我們能付出的,只有誠意和耐心而已,當然,如果能加上一點實話,那就更完美了。

沒人喜歡選擇,因為好事無須選擇,但我們卻一直面對選擇,會選錯嗎?怎麼樣知道自己對了?或者其實同樣的課題,卻持續的發生,只因為我們沒有認真想過?家庭的關係,不論好壞,不論你認同自己所受的教育與否,似乎都像是一條無形且沈重的鎖鍊,不論距離多遠,都能從你的心頭扯出血來。

價值其實是一種很難認定的東西,有人擁有被社會肯定的價值,但卻對自我否定。也有些人默默無聞,而本質卻十分充實,甚至有些無心插柳的作為,卻對他人形成了重大的影響。巧合的堆疊,形成了緣分,緣分的長短,經常不是由我們所能決定的,但我們能決定它品質,執著就像是副作用不明的特效藥,服用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而且通常是負面的,
斷緣不是壞事,畢竟任何人最終都會與這個世界的眾生斷緣,無論其甘願與否。

咒怨


「這世上真的有咒語?或者詛咒這回事嗎?」

「咒語不難,人人都會吧!」

「哪有這麼容易?」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說妳是一個忤逆的不孝子,你會怎麼樣?」

「我會覺得你有神經病,我明明就很孝順。」

「那如果我說妳是一個陽痿的性無能,根本算不上一個男人,你會怎麼樣?」

「我會大笑,我現在就已經很想笑了,我本來就不是男人阿,你罵錯人了吧!」

「好,那我問你一加一等於幾?」

「這是腦筋急轉彎嗎?」

「不是!」

「那就等於二。」

「明明就不是,是三,妳這個白癡!」

「明明就是二,你憑什麼罵我!」

「妳生氣了?」

「當然!」

「你為什麼要生氣?」

「你明知故問!」

「因為我罵你嗎?」

「對阿!」

「可是你又不是白癡,你為什麼要生氣?」

「我當然不是,但是你的口氣很討厭。」

「那前面罵你的部分,妳也都不是,而且嚴重很多,為什麼就不生氣?」

「因為...........」

「人很奇怪,有時候對方罵的是對的,他會生氣,罵的不對,他也會生氣,而生氣時候的智商,和白癡差不多,所以我相信詛咒是存在的。」

「可是只有這個例子太牽強,而且我又不是白癡。」

「那我說妳是個愛劈腿,筋拉很開的賤人,你會......」

「我警告你給我閉嘴!」

「別生氣嘛!假設不是我說的,而是別人傳的,」

「誰會亂傳!」

「先別管這個,你會不會去解釋?」

「當然會阿!」

「那解釋的時候,會不會慌亂、生氣?」

「應該會吧!」

「那會不會在解釋的過程中,因為你的情緒,讓人更以為你就是這樣的人?」

「哼!」

「哼的意思是?」

「我不知道拉!你搞得我好煩!」

「你看,你明明就不是這樣的人,可是卻會因為我一句話就心神大亂,這不就是詛咒了嗎?」

「這怎麼算?」

「可是你確實受到干擾了不是?」

「那如果這是咒語,應該有破解的辦法吧!」

「就像西遊記裡面銀角大王的葫蘆一樣,不管我喊你什麼,你只要應了,就會被吸進葫蘆裡,詛咒的概念就是這樣,不管我對你做任何指責,不論真假,只要你回應,就會被牽扯進這個漩渦裡。」

「所以我要裝聾子?」

「答對了,只要你不在乎,甚至一笑置之,詛咒就沒有效力了?」

「有那麼簡單?」

「就是那麼簡單!你要不要練習看看?」

「我不要,我來罵你,你來練習。」

「好阿!」

「你是個胖子!」

「哈哈,你比我更胖!」

「ㄟ!你怎麼可以賴皮!」

「這叫鬥法,你怎麼可以打人!」

競速


黑鬼東說過:「人要比車兇!」李麥克和伙計也是人車合一的好例子,尤達大師更諄諄教誨,原力與絕地武士同在,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到底能多快?三天前先沐浴淨身,發動前還捻香默禱,祈求車神降臨。

輕摧油門,然後鬆開,再催,然後鬆開,反覆幾次,將油門催到底,心中默唸咒語,時速由20,漸漸30、40、50、60、68,這是一般小五十的極限了,但此時感到神靈已至,於是左腳用力一踏,喊了聲:「老師公大顯威靈。」

同時雙手鷹爪運化,一瞬間,已經到達500,不是時速,是新台幣。

「五十CC你想騎多快?油門手把壞掉了吧!」

封火線


時勢造英雄是一句美化用語,說穿了就是狗急跳牆。而壞人,應該是乾淨俐落的角色,笨人才是拖泥帶水,又要渣呼的狀態,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笨人想逼著狗跳牆,卻反被咬的故事。

屈服於惡勢力這件事,從來就沒有好下場,老虎並不會阻止狼群,雙方只會各取所需,而羊也沒有籌碼驅虎吞狼,問題是狗又勢單力薄,這時候不妨團結起來,用自己頭上的角來防衛,但故事總不會這麼演,因此人世間總寄望英雄誕生,偶然間的確會有奇蹟般的人物出現,但都不長久,要不是打敗怪獸之後,自己變成了怪獸,就是被忘恩負義的人群出賣,所以惡勢力和凡人永遠存在,但英雄瀕臨絕種。

在少數的情況下,人會做出超越自己能力和勇氣的事,女人被搶即為一例,但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只是賀爾蒙作祟,進而想要奪回交配權,算不上什麼偉大事蹟,但被爭取的那個雌性動物,則會為此感動,而幫你在繁殖後代之餘,順便寫下荒誕的神話。

美麗境界


先知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很不幸的是,人們往往需要良久的時間,才能分辨或證明。但不論是何者,所執者自身或許有強烈的信念,而身旁之人除了面對那份相對的空虛,還有周遭巨大的壓力。小時候我也曾經懷疑,深奧的數學對人類到底有什麼幫助?而逐漸瞭解,如果一切的數字,其實只是解開蝴蝶效應的堆疊,獲釐清人生最終的因果線呢?

當知道一個建築物不符合力學結構,所以可能倒塌,是謂科學,而當預測股票或者經濟結構可能解體,就是大膽的推測,當預測一個人因為時機點不對,而做出了可能影響一生的錯誤決定,就有可能被說成是迷信了,原因很簡單,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軌跡是可以被歸類,甚至於變化性趨於無聊的。

幻與真,空與色,虛與實究竟該如何分辨?或者其實無須分辨,渡彼岸或許只是一念之間,其實明白兩者無異,也就相忘了。

PS.奈許博士如果出生在台灣,一定不會成為偉人,因為他一發病,就會被爸媽抓去宮廟,祭改完冤親債主就離開了,而他的宿慧或許也隨業力消散。

臨危不亂


一個爸爸坐在書店的長椅上,大辣辣的撕開了一本情色寫真的封膜。

「你怎麼這樣?那本書應該不可以撕開吧!」推著娃娃車的媽媽說。

「我結帳了!」男人晃晃手上的發票。

「那也不要在這裡看,回家看就好。」

「又沒事,看一下有什麼關係?」

女人無奈的坐在旁邊,車上的男孩大概兩歲,不安分的叫道:「爸比,我也要看!」

男人嘖了一聲,沒理他,那孩子大哭起來,媽媽一把將書搶過,打開內頁哄孩子:「好好好,你看,親親,你看,抱抱,你看,大象親親,抱抱.......」

永久保固


負面回應不脫幾種模式,一者為勃然大怒,否定自己的錯誤。抑或是自認混蛋,但不打算改變。再不就是慷慨激昂的承諾自己必然不會在犯,卻從不曾兌現。而三者兼具者,其硬度可媲美鑽石。

句點


我不喜歡每個人都只看重我的外表,好像我是個花瓶。」

「那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整容?」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辦正事


對於鬼神、外星人和天堂地獄不那麼嚮往之人,除了貪生怕死,極可能是因為在這個世界尚有一些價值。

趁虛而入


我向來堅持即便吵架,男伴都應該堅持送女伴回家,倒不是為了安全,而是你怎麼知道她真的回家了?

元氣彈


集氣一詞,原本出自於漫畫,男主角在施放絕招時,需要吸收同伴乃至於全星球的力量,來產生打倒敵人的效果,現今多用於臉書祈福或詛咒,漫畫中集氣時需要大家高舉雙手,長達半小時乃至一小時,宛如體罰,但現實生活中只需按讚,若集氣有效,代表吸引力法則存在,而越多人關心的對象,不論好壞,能量越高,故政治人物一天到晚遭人罵,也不見短命,可見詛咒無效。既然詛咒無效,那麼祈福有效乎?若有,則人人萬壽無疆,宗教和醫院豈不是關門大吉?

尋龍記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撞鬼


男子深夜在捷運站中急奔,列車關門聲卻已響起,一個中年婦人與他迎面撞上,他連忙扶了差點倒下的對方。

「你做什麼!!莫名其妙,見鬼了你!」那婦人如機關槍般罵了起來。

「對不起.......」那男子化做一陣煙霧消散。

交淺言深


年紀越大,才明白越是和親密之人,所言越需有所保留,而面對不熟悉者,往往可以暢所欲言。

自卑感


驕傲雖然不是好事,但有時候是實力證明,畢竟許多人並非選擇低調,只是沒有高調的本錢,然後他們會錯把自信,看成驕傲。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交通規則


間諜橋


死果有輕如鴻毛,有重於泰山乎?為什麼為了國家自殺就是偉大?為了自己自殺就是逃避?每個情報員或敢死隊的小冊子上,會貼上「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的標語嗎?每個人都應該可以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而很多時候,活著就是個問題。大部分的情報工作,都看似極為平庸,甚至枯燥,驚天動地伴隨而來的,都是壯烈犧牲或落網。

政府訓練戰士忠勇,然而本身怯懦,不敢承認自己的立場,只會用國家安全和機密來教唆或威脅他人為己賣命,實則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待得東窗事發,卻連義氣都沒有,只會斷尾求生,而在敵方的俘虜,即便忠心耿耿,也被視為叛徒,只因沒來得及自我了斷,如此何以服人?但群眾總是愚昧,愛國這兩字,不過是被植入的民粹,但得到此信念者還沾沾自喜,彷彿中了大獎。公平是相對性,而非絕對性,在公平之下,永遠有被犧牲的一方,誰又有資格自稱正義?

立場這件事殊為詭異,人經常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或存在感,也就是爭取他人的承認或認同,而做出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有趣的是,如果你本來就是什麼或成就了什麼,何需證明?若你不是,證明又有何用?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叛逆期


丈夫剛回到家,見到妻子紅了雙眼,皺了皺眉頭問:「孩子又不聽話了嗎?」

太太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老公走進浴室前丟了句:「我洗臉出來再教訓他。」

一刻鐘後,他叮著她那圓滾滾肚子,惡很狠的罵:「你再亂踢媽媽,就把你拿掉。」

無所適從


女:「你給我閉嘴!」

男:「..............」

女:「你幹嘛不講話?」

東施效顰


小吳臉色不大好,問他怎麼了,他邊搖手邊道:「撞邪!」

話沒說完,扶著路邊的電線桿大吐特吐起來。

原來他剛才出門時,遇上隔壁鄰居,該女身高一百五十公分左右,體重九十三公斤,平日裡倒也和藹可親,人畜無害,怎料今日卻興沖沖的玩起cosplay。

「cosplay有什麼大不了的,她的妝很可怕嗎?」

「哼!你知道她扮誰?」

「女浩克?」

「不知火舞,而且穿著一模一樣,嚇得我膽戰心寒。」小吳說時,仍然發抖不已。

想到心中女神被如此玷污,勃然大怒:「那不是不知火舞,那是不知羞恥。」

宿主


你永遠不知道人是怎麼變心的,一轉眼,過往的情感和經歷,都被拋在腦後,他(她)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你似乎很熟悉,卻又極其陌生,舊愛或許難捨,而新歡更加可愛,許多人不能明白一個人怎麼能有兩顆心,但這樣的人不少,而兩顆心,也不算多。

人們總是相互攻訐,甚至巴不得摧毀對方,和我們搭上關係的生物都沒有好下場,連最忠實的朋友也會被逐出家門,有時還上了餐桌,但怪的是人類老擔心其他的生物來攻打地球,其卑劣顯而易見,光憑這點,我真相信神獨厚人類,不然怎麼會讓我們凌虐這個星球這許久竟還安然無恙?

如果有一個完美而安定的社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而大家都可以和睦相處,會不會有人反抗?會不會有人逃離?會不會有人因為悶壞了而開始犯罪?或許我們在骨子裡,就不想要讓和平誕生,而寧可毀滅?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虎山行


「為什麼會有劫數?」

「其實根本沒有劫數,這一切只是心結,因為個性,主宰命運。可是當對方走不出來時,我們只能等。幾天前我在捷運上聽到兩個高中男生對話:『你覺得泳竺怎麼樣?』

『我很愛她,考完試我想就會應該跟她告白吧!她應該也知道我對她的心意。』

『如果她拒絕你呢?』

『我就會一直等下去,此生不娶。』

『有這麼嚴重嗎?你才十八歲ㄟ!我覺得你說這話太早了。』另外這個男孩不知道是比較成熟,還是說別人的狀況容易。

『她對我來說就是這麼重要。』

我有點想笑,但笑不出來,因為我們初戀時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我今年十八歲,我也許會說出更蠢的話,而就算現在的我,回到那個時空說好說歹,也不能改變當下自己的心情,且在那個狀態,我不曾意識到自己蠢,而且覺得那就是我的唯一,然後再接下來的每段愛情,我都會說出同樣或類似的話,直到下一段戀情賞自己耳光,但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和弔詭之處。

而妳也一樣,初戀分手時一樣哭的死去活來,現在想想,還痛嗎?不只是愛情,每個成長歷程都是如此,如果我們試著把一個五歲孩子的棒棒糖搶走,然後告訴他,這東西只會傷害他的牙齒和健康,他應該追求的是鑽石和名車,而且越早努力越好,那麼愚蠢的到底是誰呢?每個人都有他必須經歷的過程,我們可以在對方需要時提供意見,僅此而已,強行介入的任何模式都是揠苗助長,畢竟人都會犯錯,而犯錯也是一種權力。

我們經常會看到手卡在糖罐,卻又不願意放掉一些糖果的大孩子,別急著下定論,換個情境說,如果我告訴妳山洞裡有五百萬,而山洞口有一隻老虎,這個秘密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你會不會想辦法去取錢呢?相信多數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當你發現那隻老虎其實沒有辦法殺死的時候,你會立刻甘願的斷念,還是在糾纏一陣子呢?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在少了身上的某一部位時,才會讓人放棄。

大部分的人都明白成熟度和智慧,並不是必然隨著年齡增加,但他們不見得瞭解,這兩個特質其實也會逆行的,因為老人和小孩一樣,生活圈子會越來越小,關心的事物越來越以自我為主,所以又會逐漸變得幼稚起來,這樣你瞭解了嗎?」

她緩緩睜開眼睛,打了個呵欠:「你好嘮叨,我問的是結束。」

怪談


小芳一陣內急,衝進偏僻的公廁內,當她享受著舒暢的釋放時,隔壁間卻傳來了東西落水的聲音。有聲音並不稀奇,若聲音太大充其量不過有些尷尬,但這回的聲音卻是有著如此規律而循環的節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這樣奇怪而持續的聲響,讓小芳不由得緊張起來,偏偏廁所裡有只有她和隔壁不知道是什麼的生物,她鼓起勇氣,低下頭從門縫正要觀看時。

一個聲音突然響起:「50 co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