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是在哪聽過個故事,相傳在某國家有個大學教授,因對射擊感興趣,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成了百步穿楊的神槍手,國家單位找上他,希望他能幫忙培訓軍隊,但因為他一次只能訓練一個人,為期三個月,三個月內他不教導對方任何射擊技巧和相關知識,只是他吃飯對方就跟著吃飯,他睡覺就跟著睡覺,什麼都照做,三個月後對方自然就和他一樣了。 但這種訓練方式和人力成本顯然不符合軍方需求,於是只能做罷。
故事真假不重要,但在某種層面上我卻願意相信。畢竟無論是故事本身或其主角所傳遞的,是一種信念。信念和信仰是不同的東西,很多人搞不懂,在你追求信念的過程中,若不小心方向錯誤,而成了信仰,則吃苦的必然是你自己。
我有個學茶道的朋友,和師父朝夕相處長達三年,後來出師,他一直都是對師父存著敬愛,有天他發現自己的師父有婚外情,他崩潰了,崩潰的比師母還嚴重,他向我抱怨:「他怎麼能這樣對我?」
「他對你做了什麼你要這麼激動?」這位朋友是標準的異性戀,應該不可能愛上師父才對。
「他辜負了我對他的信任。」
這就是典型的把信念當成信仰的例子,你去學茶道,學的是一門本事或技術,無論你要當作營生的工具或興趣,那都只是你人生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此人非但不想過自己的生活,卻還想附身在其師父身上當指導靈。
可無論是興趣或專業,如果要夠深入,沒有信念是不夠的,老師就是引路人,你可以藉由其引導,見到知識或技巧的全貌,所以花點時間和老師熬是必要的,越是傳統的技藝越是如此,我們稱為下功夫,因為你不是單純的學習,還需要練習,然後沁淫在其中,才能讓功夫上身,而明師可以讓你少走冤枉路,所以一旦決定建立連結,你就必須信任自己的師父,但師父要傳遞的,也只是這門技術活,你在人生的其他象度,都該有自己的重心,甚至在你得了這門技術後,也該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只望著師父的影子,如此永遠都無法別出心裁,甚至超越不了師父。
師父既然藉由信念傳遞技術,你自己也要有能辨別信號的能力,有些人功夫還沒到手,盡學到師父的壞習慣,還自詡得了真傳,當真是水往低處流,難不成你去上駕訓班,看到教練車上放著一杯吐滿的檳榔汁,你也要開始嗑檳榔,才覺得能考上駕照?
就另一層面來說,好習慣也和技術無關,一樣是雜訊。比方說幾年前我曾遇一前輩,他為人正派,熱心助人,曾有收我入門牆的意思,但我聽到他說:「我們練武之人就應該隨時隨地幫助他人。」
再一觀他門下弟子,功夫好不好是一回事,每個人卻都因為背負了過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和道義,而那份不幸在臉上就看得出來,我立刻轉身就跑,不曾回頭。畢竟對我來說,若對方沒有開口,我從不想多事去幫什麼,而對方即便開口,我也有說不的權力。
年輕時從某老師研究命理,有天遇到某同好曰:「你居然去某某人那裡,你不知道他脾氣很壞,又有貪杯的壞毛病嗎?」
「我是去學技術的,又不是去學喝酒,他喝酒只要不影響到教學,與我何干?」
那位同好沒多久就退出了這個圈子,因為他發現每個老師都有些他不能忍受的毛病。也有不少人會因看不慣圈子裡的某朋友或某老師,於是放棄了興趣或自己原本的目標。我不是說放棄就是壞事,那不過就是搞清楚自己沒那麼愛而已,沒放棄有時候也未必見得好。
某友擅拳擊,且習練多年,可這兩年每每和他練拳,就能感受到一股深層的不情願,有回我受不了了,扔了手套道:「這又不是你的工作,你不開心可以不要練,沒人強迫你練!」
他楞了半天回:「可是我不知道我不練這個還能幹嘛?」
許多練武術的人動輒喜歡拿祖師或師父說事,可一來你沒有祖師或師父的條件,比方他們可能很小就開始練功,而每天練功的時間也比你多,再者他們可能遇到許多明師,才讓自己成為傳奇,可你只想著成為傳奇,這就和看投資理財的書就認為自己有希望成為巴菲特一樣。所以當你發現你不能成為傳奇的時候,你不是怪巴菲特,而是說投資理財根本沒用,因為巴菲特是太多人的信仰,你得罪不起。可當你練不成功夫的時候,你就會怪祖師藏私,或者懷疑師父的東西過時了,可你自己卻不曾想想怎麼跟上時代,畢竟怪別人輕鬆許多,照鏡子太過痛苦。可就算你真如法炮製,也必然不可能如巴菲特那般順風順水,更不可能與祖師一樣締造輝煌傳說,因時空背景不同,成功本就不可能輕易複製,若能,則成功何其廉價?
而當你有了祖師的本領或投資的手段,也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會成功和快樂,你只不過是做出了一個選擇,並曾經付出代價,付出的代價越大,照理來說交換的滿足應該越高,可事實卻不見得如此,因為有太多時候,人還是會在意世俗的評價,進而使單純的快樂變質。在意越晚發生,往往越後悔莫及,因為你感覺已經沒有成本去交換其他的東西,於是放又不肯放,拿著又覺得累贅,至為了這件事搞到自己憂鬱生病,都不在話下。最要命的是,你發現其實你師父也不如意很久了,只是年輕的時候,他不知道怎麼跟你說而已。其實你永遠都可以選擇重新開始,而不是把這樣的信念繼續傳遞下去,搞得周圍之人都不開心。這件事其實也不能怪師父,如同我剛才所說,你本就應該能分清出什麼是雜訊,對於一個教導技術的本質,卻有太多不夠純淨的雜質時,你應該要選擇離開,否則就要能夠過濾,或者減少接觸來防止迷失,所以目標明確很重要,如果你沒有目標,就會瞎攪和,碰到再好的老師都沒用,除了目標,你也該知道自己人生的順位,例如我喜歡研究命理,可相比之下寫東西罵人對我來說更有趣,然若換成了約會,我則會毫不猶豫的兩者接拋。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得意,覺得自己也能毫不猶豫的拋下一切,可這件事成立的條件在於不會妨礙到他人,好比今天我約了老師上課,就算忽然有約會,我也不敢請假放鴿子,因為承諾已立,沒有理由你圖自己的快樂卻要讓他人替你背鍋,而且對方還是你的師父,這就太不尊重了,可現代有太多人不懂事,真會這麼幹,我年輕時要有這個膽子,就直接被逐出師門了,我就寬宏大量多了,頂多詛咒你諸事不順,永保不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