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志大才疏



「我覺得傳武圈的人,好像都是別的地方不要的人,才來這裡的邊緣份子。」

「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在說什麼,但這件事,其實有背景存在。」

「有嗎?」

「當然,傳武只有現在,才叫傳武,民國以前就是武人,中華五千年歷史,就算打對折,只數最近的兩千五百年,難道不曾強盛過?自然不是,所以曾經武術就是實實在在的技巧和磨練,沒有別的,但現在不同了,你所謂的這個捧著舊招牌的圈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弱化的?簡單來說,就是四五十年前,那個年代流行一種東西叫做小說,會看小說的年紀,就是國小高年級到國高中時段,女孩看瓊瑤,男孩就看武俠小說,但看小說的是一個族群,另一個族群,是去打籃球的,雖然兩者可能重疊,但還是有主要重心,打籃球的著重體能發展,看小說的則主靜,一消一長,看小說的很容易變成書呆,沉醉在幻想裡,於是淪為被霸凌的對象,打籃球的在場上擦槍走火是很平常的事,他們不需要武術,頂多壓壓伏地挺身,然後到了中年,還會跟朋友或孩子吹噓說:「我當年很能打!」能打與否或標準無法確定,但最起碼打過不少場,所以有膽子。看小說的選擇主靜,自然不想跟人打,即便成為高手的想法也趨於浪漫,因此亂七八糟的秘及幾乎人手一本或多本,又或者練了多年套路,仍不曾有過動手經驗,直到中年,這兩人碰頭了,卻都不想動手,一者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而且對方練武多年,少惹為妙。一者明白自己其實壓根不想打,形成了奇怪的恐怖平衡。」

「很血淋淋的分析,難道沒有例外嗎?」

「當然有,這些年格鬥運動流行,越來越多人覺得流血很好玩,於是加入拳擊、柔術、MMA這類運動,這類人就更加不會選擇傳武了,因為精神不同,除非,到了一把年紀覺得程度就是上不去,或者是把自己搞傷了,於是又想起了年輕時長輩們的傳說,就是練太極或內功可以修復舊傷之類......」

「感覺很悲哀。」

「其實只要看清現實,就沒什麼大不了,傳武練到深處,的確和一般格鬥運動的內在有所不同,所以從前的老師父,除了務農,就是玩一整天這個,那時候資訊不發達,他們無從比較自己究竟到什麼地步,這時候祖師傳說就很重要,因為祖師越神,自己就覺得越遠,而非得奮力不懈才行,可現代人就不一樣了,臉書、YOUTUBE等各式網站,你今天看點泰拳,明天研究一下跆拳,後天再看看柔術,眼界一下就打開了,於是某某名家出拳,你都可以說發力不完整,並且點評頭頭是道,很容易就吸引一堆人來聽你講,反正看熱鬧不嫌事大,但你眼睛越利,講得越透徹,你就越不會花功夫在自己身上,因為光講就夠了,講就能帶來殊榮,何必練,練那麼累,別人又看不到,講一下就能吸引一堆人,這件事不只在傳武,在任何事上都是這樣。」

「我懂,但如果是只要靠理解的學問,比方修行上的觀念,這應該是好事吧!」

「若光靠嘴說,又如何證道?大多數人都在求道和得道上打轉,殊不知還有修道和證道,得道者滔滔不絕,雄辯四方,卻經不起一次考驗。而證道者,根本沒有時間應付和招攬信徒。」

「你是說外面太多假貨嗎?」

「也不用執著假與真,就好比許多研究西方魔法的人,會開始批評現在的書籍翻譯有錯,或者某某作者根本就在胡說八道,可這根本不重要,首先,研究法術的人和看小說的人是差不多的,只是他們從遊戲和動漫入門,所以他們真的想要瞭解宇宙的秘密或者探知深微的真相而願意花生命大部分的時間在上面嗎?當然不是,他們只想要在某些地方感覺很酷,或者用輕鬆的方式,欺騙自己如此便能獲取力量而已,這樣的人佔多數,而在那些極少數的專家們指出某作者程度不行,或者某翻譯實在太差之前,這些人有沒有因此從書上獲益呢?自然是有的,而且獲益良多,所謂的益,就是他不怎麼費力,然後就讓自己開心了,如此而已,而專家們希望指出的,從來就不是這些讀者們在意的,畢竟真遇上這方面的大問題,誰會在家施法?直接找宮廟得了。就像我常說的,從前世代的神準,和現代神準的要求完全不同,古代那些背著測字或鐵口直斷招牌者,都會口誦「君子問凶不問福」,什麼是凶?好比我說我弟弟今年誤殺了人,究竟是要逃跑,還是要去縣衙自首,結果對方測出來,縣官是好人,而且你弟弟殺的是一惡霸,所以自首還有機會成為侍衛,待罪立功。又或者我問我爹今年病情能撐過嗎?他算出來某日某方位有一郎中,速求之則無妨。什麼是問福?就是一婆婆上街,問說今年她惜福能否生個胖小子,算命先生說恭喜,是個女孩,那婆婆大嘆晦氣離去。可現在不同了,人們要的神準,就是說出他心中的期望,因為他只想你的認同,你若不認同,就算神準,他也覺得你烏鴉嘴。」

「我不懂,難道真假不重要嗎?」

「不是對每個人都重要,如果你自覺得了真傳,卻混得比假得還差,同時無法平衡自己的心態,那你所得者,不過真氣人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