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法無定法


那天和許久沒見的朋友聊天,他劈頭就問:「你還有在重訓嗎?」

「在家裡舉舉啞鈴有,健身房一年多沒去了。」

「你的啞鈴很重嗎?」

「幹嘛?你想買阿,我可以貼給你連結,但我沒有賣。」

「不是拉,我只是在想,練拳的人是不是最好不要重訓?」

這裡的練拳,指的是傳統武術,而所謂的重訓,必然是指健身房那套,而不是石鎖、沙袋、功夫球之類,但重量就是重量,我常覺得,太多人都想要一個絕對的單向答案,而不願意思考,所以才會造成越來越迷惘,如果人類會滅絕,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懶,每件事都應該是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的。

如果你問我,練傳武是不是不太適合搞大重量?比方健力三項練得很猛?我會告訴你,這樣仍舊會變強,力量訓練的好處一直都是見效快,而且成果驚人,但無論你是否練習傳統武術,當你擁有絕對力量時,你就容易鈍掉,因為你習慣依賴力量而不是反應和速度,除非你對訓練的目的很清楚,否則你很容易失去武術的原始概念,亦即以弱擊強,因為你做的事情,是把自己變強,而在外觀乃至於本質上不需要武術。

這樣做是好是壞,見仁見智,若能單純以視覺效果震懾對方,讓問題在第一時間就不發生,當然是好的,但你有沒有可能因為習慣用盡全力,而導致滿臉橫肉和暴躁的性格,反而容易惹事端,要知道麻煩並不只限於肢體暴力,可你的自信,卻只有身體。但若你想要的是目前用商業堆出的好身材標準,我建議你千萬不要放過重訓,畢竟肌肉誰都能看懂,可內勁就...。

接下來要提到的是,強壯不等於健康,當你不斷的使用蛋白質、前驅物、肌酸等物質讓自己超越原本的極限,請記住,如果哪一天你老了,還能樂此不疲,那就代表你適合這件事,否則你終就會停止的,至於那份果,是之前還是之後才嚐到,其實並不重要。

你問我我會怎麼選擇,我說過了,如果可以,我寧願選擇大重量,因為假設我能背起一百五十公斤的槓鈴深蹲,接下來的半年遇到疫情而無法進健身房,我要切換到站樁,輕輕鬆鬆站一小時不是問題,可是如果我每天站樁一小時,半年後我一定揹不起一百五十公斤的槓鈴,這是我的換算,但這也跟健康無關,我就是單純的渴望某些力量,以及身體的線條,我知道這是虛榮,但我承認並接受這個部分,畢竟俺是惡魔,我不需要靠武功來保護自己,所以功夫好不好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

於是你要問了,那這樣的模式健康嗎?我根本不在乎,健康這是件事,本身就沒個準,好比以中醫或武術家的角度來說,每日站樁當然是好事,可站樁有助於身材嗎?或者有著肚子是不是就不健康呢?可你轉過來想,一個四五十歲,有家庭和正常工作要經營的人,卻能頂著八塊腹肌,這難道就健康了?就好像打疫苗一樣,今天我看到臉書上有人抱怨說自己都打了第三劑,身邊還有人一劑都沒打,說要去檢舉對方,請問打疫苗必然是最健康而且保證你不染疫的方式嗎?我不用等兩百年後的證明,就能告訴你這是狗屁,但這無疑是最方便和快速的方式,當所有的人選擇了最快速的方式,卻發現有人沒有加入時,排擠就開始了,他們不在乎對方是否有身體上的疾病不能接種疫苗,也不在乎對方是不是比一般人更瞭解自己身體狀況,而能夠有效提昇自己的免疫力,這就是共業,一群不肯用腦筋,貪圖方便的人,動輒選擇用恐慌來淹沒自己。

回到武術,武術是一種解決衝突的方式和態度,有些人練了一輩子,卻也不想打,這沒有不對,很多東西都跟保險一樣,最好備而不用,但既然花了時間金錢,就不應該讓自己太痛苦,我說的痛苦,是心裡上的不開心,而不是身體上的鍛鍊,既然武術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當然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武術,如果這個東西和你的心態不合,你就不容易練好,或者容易挫折,甚至誤解所有的武術都不適合你,這就像兵器的選擇一樣,越長的兵器,乃至於弓箭,象徵著當事人習慣在遠距離就把問題處理掉,是屬於計畫性人才,可當麻煩突然從計畫外現身,他們往往束手無策,至於短兵器乃至於貼身暗器,則擅長見招拆招,膽大心細,可是卻不見得有耐心作長遠規劃。當然上述只是粗略分類和一般概率,也有那種他平常都展現出遠距離攻擊模式,可其實是近站一流高手的反差心機王,反正武道和兵法相通,本就該讓人出奇不備。所以空手道高手通常氣勢強大,跆拳道高手從眼神就知道狠,玩柔道的陰沉些,合氣道的通常賊,八極嘛,就我個人淺白的理解,有種吳郭魚的味道,君可曾見過白鷺鷥吞了吳郭魚,結果給刺棘撐死了,橫抗在我的概念裡就是有那份魚死網破的意思。

很多人在練武的時候沒想到這些,他們只想要與眾不同而已,人很矛盾,永遠在與眾不同和追求認同間舉棋不定,為什麼練武可以與眾不同,舉例來說,假設我朋友都在打籃球,而我的籃球打的爆爛,我可能就會去選排球,讓自己有所發揮,此乃天性,武術相對於其他運動本就比較冷門,所以是一個適合逃遁的地方。然後,戲棚下呆久了,不管你練得如何,輩份總是會有的,相較於那些沒接觸過的,你也有一些「功勁」能夠顯現,就像他們向你炫是球技一樣,可其實誰也沒在乎對方在表現什麼,都只停留在自己有多厲害這件事情上。

你要逃遁,其實也不關俺的事,只是如果你是用這心態進入武術,很快的,你就會問「傳武真的不如現代武術嗎?」即便你練了十年二十年,心中依舊會有此疑問,因為你始終無法獲得內涵,甚至一知半解的崇尚肌肉的爆發力,可你又不甘願重新來過,因為你總聽前輩說起內家勁如何玄妙,所以無論是僵硬還是濁力,都來自於你那份不透徹,你越發的不靈活,甚至開心不起來。於是僵和濁最終合而為一,成了所謂的渾圓一氣,不少武術家身上都能看到這份特質,白話文謂之胖,可你不承認,硬說那是丹田氣。

但你不是孤單的,從前不是,現今不是,以後更不是,有太多像你一樣迷惘的人,你以為重訓就沒問題嗎?剛才說了人總在與眾不同和追求認同間舉棋不定,好比你若十五年乃至更早前開始進健身房重訓,那就是與眾不同,可現在周圍的朋友都在告訴你肌肉多重要,蛋白質多營養,你也開始訓練,這就是認同,無論你想追求的是哪一個,本質都是對自己的不自信,而即便你得到了認同,卻還是想要透過比較來展現自己的不同,這裡要說到人的另一個特質,那就是人會喜歡和自己類似的東西,但不會喜歡和自己一樣的東西,比方說你的健身房伙伴幫你介紹一個朋友,他說這個人的硬舉重量和你一樣,深蹲比你強,但握推不如你,於是你就會逢人說起你比對方握推強的事,而自動忽略了其他部分,可若對方三項成績都跟你完全相同,於是乎你就會想盡辦法要拼過對方,或者去挑戰一些高難度動作來把自己搞傷,除非對方很快就超越你,你反而心安了,這很微妙,大部分的人必須要這樣才會心安,而不會去檢視究竟自己該如何改進,才是最正確和最適合的方向。

由於這種心態,導致能不作怪的人,就成了優秀份子,昨晚與一位當世高人分享某個前輩的武術影片,高人給的評價是中規中矩,我也喜歡這人的中規中矩,有規矩是好事,沒有規矩,何以成方圓?有太多人就是想要凸顯自己有多厲害而沒規矩,什麼都沒練好就創我流,搞得亂七八糟不算,還誤人子弟。可成了方圓之後呢?如果還是只守著規矩,那終究走不出自己的路,你充其量技藝的保存者,而不是實踐者。但每個人格局有限,有的人能認份的守住頭頂那片天,也就無咎了。

說了半天你問我用什麼兵器?洒家這人極端點,擅長雙劍和另一個短兵,我拿雙劍的時候習慣戴手套,並且堅持不開鋒,開鋒握起來手疼,這樣你還要問短兵是什麼?我一個好友是這麼說的:「怎麼什麼到你手裡都成了榔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