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湮滅


今天聊聊散功吧,在開始這個題目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何謂功?如何凝,又因何散?我有位老師曾說:「打拳不發勁,有如做體操。」這句話被很多人引用,也被很多人誤用,那不妨聊聊,為什麼要發勁?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要練拳,每招每式本該有假想敵,說白了就是隨時維持著一種意念,每個拳種所帶有的意念都不相同,而傳統武術家藉由向祖師上香或敬禮這回事來做到意念的傳達,可別誤會,意念傳達不是你想的那般容易,否則滿街都是武術高手了。

意念可以是第一步,也可以是最後一步,比方說任何一個祖師在創拳的時候一定帶有自己的意念,而在歷代傳承的過程中,每個繼承者都會有自己的啟發,可能會有所變化,變化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壞,端視當時的需要和個人特質而定,所以越到後面,你得到的種子就不會是原來那顆,因為不純粹,但大多數人連拿到種子都不見得能發芽,更別說分辨意念了。

在許多的空手道館你都可以看到歷代館主的照片放在牆上,甚或是同一位祖師,不同年紀的照片,那代表著不同意念供你選擇,只是大部分的人不清楚,但你得先讓種子發芽,就以松濤館空手道來說,平安初段是共同必修科目,但你是練熟?還是練進去,如果你一天練四到八小時,日日不間斷,而且每一次都有貫注意念,半年到一年內你應該可以體會到發芽的感覺,然後你可以依自己的特性,去選擇和哪一個前輩的頻率共振,當然有時候這是師父幫你決定。

一旦你達到共振,發芽的種子才得以茁壯,而你的每一招都會有先人留下的概念,這就是功了,但這個功和絕世武功沒有什麼關係,只代表你找對了傳承而已,僅此而已,一旦你越貼近那份原始的頻率,它就會開始影響你的性格,甚至喜好,比方說只想練拳而不想交際,懶得去和人喝酒,只想規律的進入到那個狀態,然後達到一種類似腦內嗎啡的滿足,我從前寫過一篇關於命格與宿主的文章,有點類似那個概念,簡言之就是你的身體就像一個空間,被調整到最適合發展那個能量的空間,而所謂散功,就是你的身體留不住那股能量,古代高手死前散功,是因為一心專念,到死不得不放,現代人就算被功寫入,一方面不夠深刻,另一方面因為外務、雜念、誘惑都多,所以很容易就散了,功是種很現實的能量,如果你的狀態不適合,它很快就走,不會戀棧,所以你常會聽到有人說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如何,或者他的師父作證其真的狀態不錯,可後來就退了,一旦退了,要練回來可就不容易,畢竟你都斷念了不是?

斷念的原因從前可能是酒色財氣,現在可以是電玩手遊、追劇、小說漫畫等,不一而定。功這個現象不只存在於武者,在創作者身上也存在,稱為靈感,靈感有如大數據,是公有財,好比你上GOOGLE找資料,然後寫成論文,但如果你只是看過而沒寫,也許幾年後你就會發現當年想寫的,被人家給寫了,而且和你的概念幾乎完全相同,這就是佛家在講的概念,阿賴耶識就像是我擁有的隨身硬碟,而我讀取硬碟的習慣(例如先去哪個資料夾)就是業力的展現,佛家叫你不要執著於你的硬碟,因為你一天到晚用硬碟,就不會去用GOOLE,你的硬碟資料再豐富,也比不過浩瀚網路,扯遠了,為什麼說到這個?是因為很多人在種子發芽前,執著於自己的硬碟,就算你前世真是個武林高手,也必然不是得道的那種,否則你何必再來?讓你達成前世修為也只是浪費時間。這和修行是一個道理,有些人會說自己前世就是修行者,我們姑且相信為真,按照佛家的說法,若修到一定的程度,即使歷經輪迴轉世的巨浪,也會有礁石般的宿慧留下,現代人普遍接受這個觀念,我也認同這種說法,但前提是大多數人只是發芽,離大木頭都稱不上,能留到下一世的,只有習氣而已。

當然靈感也是會消失的,一般人會以為文思枯竭,其實不然,就是你選擇了別的狀態,而且是長期的,所以它離開了,你可以再找回來嗎?短期內你也不會找回來,等你想找的時候,回來的一定不是最初那個概念,這也是種散功。

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命格寄生蟲這樣的能量,就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趕走,可是靈感或功怎麼一下子就散了?這就像你身體裡的微量元素或益生菌很容易流失一樣,因為你的體質沒養好,可是你的腰內肉是怎麼樣都不會背叛你的,但別擔心,腰內肉可是瘦肉,豬排店老闆告訴我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