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切換模式,還有另一種,比方說你練了三年的空手道,覺得威力很夠,但靈活度不夠,於是你改練跆拳,又過了三年,你能夠在兩者之間找到切換點,這看起來是不錯的事,可只要扯到切換,就必然有頓點,頓點就是破綻,高手能夠將破綻露出的時間縮短,或者藏匿的幾乎看不出來,但這跟揉為一體,依舊不太相同。
現代人都都覺得揉為一體不難,練綜合格鬥得了,就算是綜合格鬥,你也得在拳擊、泰拳和巴柔之間選一個作為主修,而如果你不曾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任何底子,學習之後也不想對任何一門精修,只想憑藉切換模式來打天下,那你就是很會評論比賽而已。當然現代人總會想到一些速成的法子,比方說你覺得空手道練三年,跆拳道再練三年,太浪費時間,不如同時練,於是你一三五去空手道館,二四六去跆拳道館,當然肯這樣浪費三年的,畢竟也是少數,現代人多半是兩到三個月學一套,時間一到,絕不戀棧,然後號稱自己精通百家拳,我依稀記得有個運動叫全民煉鋼,反正理想就是集眾家精華,便能超英趕美,後來煉出什麼,就不太好定義了。
然而,即便有了功夫,也只是擁有了一個技能而已,如同單車或游泳,他們都有可能退,但不至於無,關於退,我的理解是這樣,你傲人的力量消失了,肌肉不再糾結,勁道和精神頭也不外顯了,甚至練習還得半天才叫得出來,但你的日子過得相對輕鬆,但就算你很久不碰,真要用時只是生疏,不會完全沒有。那什麼時候是真要用時呢?比方說你看到有人拿著球棒,你心裡的掙扎只是「唉,等一下手會很痛,然後大概要打官司了,算了坐牢就坐牢吧!」這個掙扎會在零點一秒內結束,然後你走上前,手果然很痛,但因為已經有了預期,所以也沒那麼糟,至於其他的,顯然是多想了。
或許我說的還不夠具體,我們換個講法吧!就如同太極拳的第一勁,掤勁,那種全身充滿飽張的力量,你必須隨時維持著,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如此,你要說這是結構力也不為過,不論你用什麼形容,到最後,那股勁不是在你的肌肉裡,而是在你的意念中,所以你隨時都準備好了,不管你退了沒有,都不重要,你隨時可以在關鍵時把那隻浩克叫回來,就算只有短短一瞬間也夠了,這聽起來很酷是嗎?但即便你有此能耐,也不代表你就百病不生,上至癌症,下至病毒感染,你通通都逃不掉。除此之外,這件事還有個很不妙的缺點,當你的意念持續撐著的時候,腦或心臟的某處血管會不會有天忽然失去了彈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畢竟那地方是你怎麼都練不到,也鬆不開的,這就是你一直抓著某個東西的後果,當然,你也可以說,什麼都不練習的人一樣也有可能如此,我完全不否認,但當你自覺擁有東西,而感到與眾不同,或特別能控制住什麼而優越,那種反差會讓你感覺更糟,前提是你還能感覺得到,或能表達的出來,你說那時候該如何處置?都已此等情境,又何需處置,你等著被處置得了。也別問該如何修練才能不落到此等狀態,你壓根沒想知道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